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关于”家国情怀”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左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材料二:关于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调查。

    材料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潮大爆发。在诸侯兼并、战乱频繁的时代,中国人逐渐产生了家国意识、产生了我们至今所尊崇的一套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其中的核心就是我们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早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的中华文化也因此得以延续。

    封建时代,文人墨客早就把自己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帮助汉武帝解决北方匈奴之患;到五胡乱华时期南方汉室政权对故土的眷恋;到岳母刺字、杨门一家忠烈流传千年成佳话,中国人始终把安国兴邦当作最崇高的理想。

    到了近现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了新的变化,来自外国的威胁成为大家的共同矛盾。在抗日战争、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仁人志士们就是为了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中国,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他们的家国情怀,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值得赞颂千遍。

    1. (1)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的名言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B . 我们的文化基因都融合着家国情怀,中华文化因此得以延续。 C . 中国男人始终把安国兴邦当作最崇高的理想。 D . 仁人志士们的家国情怀,值得赞颂千遍。
    2. (2) 材料二的图表反映了什么主要信息?请简要概括。
    3. (3) 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家国情怀的三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