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提高测试

    8.阅读

    ①敌人的炮火把阵地几乎翻了个个儿。

    ②他们已经坚守了三天三夜。一个排的战士打得就剩了两个人——除了排长,另一个是年仅16岁的兵。

    ③兵有文化,会写诗,都是抗战诗,很鼓劲。兵的兜里装了好多碎纸片子,五颜六色,大部分是捡来的烟盒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兵本来在宣传队,但因为主力部队减员过多,被补充到了一线,刚来几天就碰到了这场硬仗。因为又瘦又小,大伙儿叫他“瘦干儿”。排长干脆叫他“干儿”,而且两个字不连起来叫,他喊:“干——儿。”瘦干儿说:“排长占我便宜。”排长嘻嘻一笑,说:“我这岁数,当你干爹,你不吃亏。”

    ④这片刻的宁静令排长全身放松,他挖了一锅烟,斜靠着坐下,袅袅升起一股烟雾。吸完烟,排长开始数子弹,还有12发。排长问:“干——儿,你还有多少子弹?”瘦干儿说:“5发。”排长说:“都给我。”瘦干儿磨蹭着把5发子弹掏出来,又一颗一颗数了数,递过去,却又恳求说:“给我留点吧。”排长想了想,就退给他一颗,说:“我一发子弹能换一个鬼子的命。”瘦干儿咬着嘴唇说:“我也……能。”排长问:“你打死了几个?”瘦干儿说:“一个。”“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排长说,“笔杆子不行,打鬼子得用枪杆子。”瘦干儿小声说:“诗,也是武器。”排长“扑哧”一笑:“什么湿啊干啊的,狗屁!”

           ⑤这时炮弹呼啸而来,排长喊声“卧倒”,便把瘦干儿压在了身子底下。

    ⑥鬼子屎壳郎似的又开始向前挪动。排长瞄准射击,果真一枪一个准儿。瘦干儿看了排长几眼,捂了捂胸口,按住那狂跳的“小兔子”,举枪瞄了好半天,“啪——”一枪,一个鬼子倒栽葱。排长望一眼瘦干儿,舔舔大拇指,摸出一颗子弹,在手中捏了捏,扔给他。瘦干儿子弹上膛,又捂了捂胸口,瞄了半天,又一枪,又有一个鬼子倒栽葱……

    ⑦鬼子躲在石头后面,停止了进攻。

    ⑧他们只剩一颗手榴弹了。

    ⑨两人开始后撤,但没走出百步,又停下了——前面是悬崖。

    ⑩鬼子从三面包抄过来。

    ⑪排长说:“咱今天回不去了。你这孩子也真可怜,只有十几岁。”

    ⑫瘦干儿汪了两眼泪水。

    ⑬排长问:“怕了?”

    ⑭瘦干儿咬着牙说:“不怕,尘土迷了眼。”

    ⑮太阳渐渐暗淡了光泽,朝西天坠落下去。

    ⑯排长搂住瘦干儿,感觉出他身体在轻轻颤动。

    ⑰“干——儿,咱爷俩一块儿死。我陪着你,怕啥!”排长说着拧开了手榴弹盖儿,“咱队伍里没孬种!”瘦干儿的牙齿打着战,说:“我——不孬。”排长拉出了弹弦,慢慢地在手指上缠绕。瘦干儿忽然说:“排长,别浪费手榴弹,给鬼子留着⋯⋯咱跳崖,兴许还能活⋯⋯”排长脸对脸望着瘦干儿说:“对,咱留个囫囵身子。”

           ⑱排长向鬼子甩出了那颗手榴弹。

    ⑲排长搂着瘦干儿走到悬崖边。向下一望,瘦干儿闭了眼,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排长忽然掐住了他的脖子,吼道:“我说过,咱队伍里没孬种!”

           ⑳瘦干儿说:“排长,我不是⋯⋯排长⋯⋯我蒙上眼睛⋯⋯行吗?”

           ㉑排长皱皱眉,说:“行!”

           ㉒瘦干儿又说:“排长,我还要留首诗。”

           ㉓排长迟疑片刻,说:“也……行!”

    ㉔瘦干儿摸出了碎纸片,又拿出了笔,坐在地上,开始写诗。此时,瘦干儿似乎镇定了许多。排长那只大手一直搭在他的脖子上,乜斜着眼望着那支铅笔头刷刷地急速滑动。写完,瘦干儿把纸装进衣兜里,按了按,然后“刺啦”一声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蒙在眼上,说:“排长,给我系上。”排长边系边哽咽地说:“其实,你还是个娃娃啊!这样,也不丢脸!”

           ㉕瘦干儿嗫嚅着说:“真的?”

           ㉖鬼子拥到了山上,惊愕地望着这两个人。

           ㉗疲惫的太阳即将结束一天的旅行,西方的山峦被阳光染成一片血红。

           ㉘蒙着双眼的小战士和排长一起走向了悬崖尽头⋯⋯

           ㉙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叫瘦干儿的兵是我的四叔。

    ㉚三年前,我在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看到了他那首写在烟盒纸上的诗,并专门抄写下来:

    ㉛在牺牲的那一刻/我蒙上了双眼/同志们啊,别说我怯懦/我只是不忍看/不忍看属于我的最后一抹阳光/在眼前匆匆掠过。

    1. (1)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2.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㉗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疲惫的太阳即将结束一天的旅行,西方的山峦被阳光染成一片血红。

    3. (3) 作者为什么用“生命的绝唱”做标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 (4) 文章结尾引用诗歌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