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 1. “震耳欲聋”和“声若黄鹂”是我们熟悉的成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震耳欲聋”是描述声音的,“声若黄鹂”是描述声音的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如上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频率逐渐变{#blank#}1{#/blank#}(选填“高”或“低”),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blank#}2{#/blank#}(选填“高”或“低”);再用大力拨动钢尺,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blank#}3{#/blank#}(选填“音调”或“响度”)。上述所有操作中没有改变钢尺发出声音的{#blank#}4{#/blank#}。

  • 2. 在课间十分钟,有些同学在教室外面高声喧哗,这里的“高声喧哗”反映了声音的{#blank#}1{#/blank#}特征;“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blank#}2{#/blank#}特征判断的;“瓮声瓮气”主要是反映了声音的{#blank#}3{#/blank#}这一特征。
  • 3. 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显示的几种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低的是{#blank#}1{#/blank#},响度最小的是{#blank#}2{#/blank#},音色与其它不同的是{#blank#}3{#/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