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课外阅读

    鲁班造伞

    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区鲁班和几个木区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在亭子里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不能总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片荷叶。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 ”小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 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拿过一片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鲁班的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一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 “这东西既能挡雨选阳,又很轻巧。”

    后来,鲁班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 (1) 鲁班造伞的灵感来自哪里?
    2. (2) 文中描写鲁班造出“羊皮伞”时的心情的词语是“”。

      我还能再写出两个与它相近的表示心情的词语:

    3. (3) 文中哪句话描写了鲁班适伞的具体过程?找一找,并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