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发生了很多新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世界政治旋即进入冷战对峙阶段,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展开政治制度优劣的意识形态之争。西方阵营在反思两次世界大战与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压力下……以凯恩斯主义修正使自由市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增强政府对市场的管制,通过保护性劳动法律、限制性金融规则和惠及更多人的福利体系来为大众提供保障,开启“国家干预资本主义”时期。凯恩斯信条下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为西方社会带来了25年的持续高速增长。

    ——张潇爽《二战后西方政治制度的两次危机》

    材料二 随着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许多发展中国家赢得独立并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其工业化进程是在新兴工业化世界的冲击下开启的,是自上而下的、外源性的现代化,经历了非常坎坷的探索历程……一大批非洲国家开始走上国家建构的历史征程,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一些国家自然条件差、美苏在冷战期间对非争夺、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在非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等原因,非洲国家总体上仍处于不发展状况,部分国家经济还陷入衰退。

    ——陈文兵《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发展的启示》

    材料三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中国改革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到了1980年代末,容易改的改了,难题留了下来,改革遭遇两道难过的坎:一是1988年价格闯关失败,价格市场化改革受阻;二是国有企业承包制效益递减,国家让利的空间已经用完,而企业并没有真正搞活。

    ——萧冬连《筚路维艰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西方开启“国家干预资本主义”时期的方式。结合所学写出美苏在经济和地缘政治层面展开对峙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例举“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在非洲地区的表现,分析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经历坎坷”的、国际因素及发展中国家的应对之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邓小平上述谈话的背景。并结合所学谈谈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方向发展”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