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春望

    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 诗中的一、二句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句子,由于国家破败,国都沦陷,所以都城里的春天失去了往日光彩,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B . 诗人看到国都的残败景象,看到花开而流泪,听到鸟叫也惊心,这使他更加担忧家人的安危,以至于忧愁搔首,青丝变成疏短白发。 C . 诗题的“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家人的思念,对国家前程的忧虑,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之情。 D . 这首诗蕴含着强烈的忧国思家的情怀。同是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这是两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