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维新运动
  • 1.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

    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

    C

    戊戌变法,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变法措施。

    D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

    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 . A B . B C . C D . D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历史学家章开沅指出:“有些学者把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都列为追求制度变革的层次,这种说法有所依据但也不尽准确。”这种说法“有所依据”是指(   )
    A .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B . 宣扬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 C . 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D .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 2.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
    A . 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 . 《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 . 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 . 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 3. 立宪派在不同历史阶段名称各不相同: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戊戌政变后为保皇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不论如何变化,不变的是(    )
    A . 代表封建阶级利益 B . 坚持改良主义路线 C . 阻碍社会进步发展 D . 维护专制主义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