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高峰时期。明末李之藻、徐光启等学者接受西学,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数学、农学水利等书籍.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传救士出于其自身的目的,在利用科学技术作为传教手段之时,也有意迎合中国知识界“西学中源”的说法。“西学中源”说的产生及其流传,其着服点在于接受西学,吸纳西学,它反映了当时的学人士子对以西学为代表的外域文明一种接纳的心态,一种开放的意识, 一种融合的观念。

    ——摘编自黄爱平 《明清之际“西学中源”》

    材料二

    曾国海在奏陈中认为:“盖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译书方法具体地说:“将所欲译者,两人先熟览朐中而书理已明,则与华士同译,乃以西书之义,逐句译成华语,华士以笔述之;若有难言处,则与华士斟酌何法可明;若华士有不明处,则讲明之。译后,华士将稿改正润色,令合于中国文法....洋务派领导的翻译出版活动有意识地介绍科学基础知识,以提高普通民众的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活动为科学启蒙。
    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西方书籍一览表(部分)

    目别 种数 图数(注:插图) 本数 目别 种数 图数(注:插图) 本数
    兵政 43 1660 112 格致 3 160 7
    船政 9 177 21 物理 10 1311 25
    工程 5 169 13 化学 11 717 73
    矿学 10 1383 36 医学 91 958 63
    工艺 36 2856 76 合计 218 9391 426

    ——摘编自李纲、倪波《试论洋务运动中的翻译出版活动》

    材料三

    从国际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轨迹中去把握党的百年历史,《火星报》创办的近三年时间里,共发表了三百多篇论述党的工作的文章。在《火星报》的宣传、引导下,列宁的建党思想深入人心。《火星报》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制定并宣传党纲的任务圆满完成↓.创办《火星报》,列宁行动的核心都是建党,其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每时每刻体现于办报活动之中,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办报思想与俄国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高金萍《照亮新时代的"星星之火“一列宁早期党报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出现“西学中源”说的原因。结合所学,分别列举此时学者与传教士在地图、数学、农学水利等三个领域的合作成就。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翻译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其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列宁创办《火星报》的目的。从社会主义运动史的角度,阐述列宁“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