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十分密切的对应关系,即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进程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民人所屯聚者,谓之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通者,谓之镇;亦有不设官而称镇……城市则是有着更加多元、开放特质的人类聚落,城市作为一个不同于乡村的聚合体,具有经济角色、政治角色、文化角色和流通角色四种职能。

    ——整编自周大鸣《文化转型的视角》

    材料二: 近代天津城市变化

    1739年                                         1903年                  1917年

    注:①修建在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天津卫城;②紫竹林商业中心;③大胡同商业中心;④经济中心;⑤政治中心

    ——据张秀芹、洪再生《近代天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材料三:

    随着城市人口上升,人口密度加大,过度拥挤不可避免。供水和排污能力不足所造成的问题,更加剧了城市拥挤的后果,导致 1848—1849 年、1854年以及 1866 年的霍乱大流行。此外,人口身高、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实际收入情况等统计数据表明,人们的生活总体水平并没有随着主要工业部门的飞速增长同步提升。19世纪 40年代的爱尔兰大饥荒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则表明,政府在应对危机方面的能力有明显的不足。

    ——引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四:                                                                                                                                                                                                                    

    二战后部分国家的经济数据表

    国家类型

    国家

    时期

    平均经济增长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

    1950—1970

    10+

    日本

    1955—1972

    8.8

    韩国

    1960—2000

    10+

    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各国

    1960—1980

    5—6

    中国

    1978—2018

    9.5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印度

    1991—2018

    7.3

    巴西

    1968—1973

    11.2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人类居住环境演变的三个阶段。指出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居住环境的主要含义。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天津城市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