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西周发迹于富庶的渭河谷地,定都岐山脚下的镐京。周公以镐京偏西,不易震慑东方,遂建东都洛邑,将民族意识强烈的“殷顽民”强制迁徙到洛邑居住,使其“密迩王室”,无法作乱。周王定镐京为“宗周”,新建的洛邑为“成周”。对该材料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周公是天下共主 B . 周为天下之大宗 C . “成周”是周王为了防止殷民叛乱而建 D . 周公认为都城镐京偏西,故重建新都洛邑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在史学界,通常用“汤武革命”来泛指后来比较频繁的改朝换代、王朝更迭。根据20世纪90年代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认定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时间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初期 B . 该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前后 C . 该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后期 D . 该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前期
  • 2. 周人将夏、商、周三代易姓受命的变革原因归结为“德”,认为夏、商亡干“不敬厥德”,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该做法( )
    A . 解释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 B . 反映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C . 有助于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 D . 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等级秩序
  • 3. 西周初期编纂的一些资料中记载了夏朝末期夏人诅咒夏桀,期盼他早日灭亡,甚至不惜与其一同赴死;商朝末期商人诅咒纣王,盼望上天降威,收回纣王的大命。周人编纂这些资料( )
    A . 表明西周初期较注重民心向背 B . 意在总结夏商成功统治经验 C . 反映了西周重视夏商民众呼声 D . 体现了夏商旧俗的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