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 , 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恐惧。 B . 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C . 非所以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D . 若火之始 , 泉之始达    然:……的样子。
    2. (2)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认为,如果国君有了怜爱别人的心,有了施行怜爱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好像可以放在手掌上运转一样容易了。 B . 本章是孟子阐述“性善”基本理论的一章,孟子认为“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四端和四肢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固有的。 C . 孟子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是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D .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能扩充四个善端,就能够用来侍奉父母,就足够用来安定天下。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②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