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文段二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譬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

    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噩梦的!

    ……

    “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他随便地说,回转头来对她一瞪:

    “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

    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

    (节选自夏衍《包身工》)

    1. (1) 依据文段一,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郑重介绍学生刘和珍时忽然“觉得有些踌躇了”,因为刘和珍是令作者肃然起敬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既为之骄傲又颇有些惭愧。 B . 作者亲眼目睹了刘和珍与同伴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英勇行为,被她们的勇毅深深折服,屡次感叹这几位女子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C . 作者认为刘和珍等四十多位青年英勇牺牲,不仅让“苟活者”对未来产生了一丝希望,而且能够激励“真的猛士”更加坚定地去为国家争取光明的未来。 D . 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包含着作者太多无法全部用文字表达的情感和思绪,其中既含有对刘和珍之死的深深哀痛,也包含着惋惜、愤怒等多种感情。
    2. (2) 依据文段二,下列对文中数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福临路的东洋厂从一家纱厂发展为六个纱厂、五个布厂,说明中国纺织业很发达。 B .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体现了包身工恶劣的生活条件和超负荷的工作强度。 C . 芦柴棒干满三年仅得二十元,而她两年来二百三十元的工钱全被带工老板剥削了。 D . 数字彰显了资本疯狂的扩张,带工老板残酷的压榨,数字里浸透了包身工的血泪。
    3. (3) 文段二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