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①(节选)

    贾母闻知宝玉被吓,细问原由后道:“我料到必有此事。”大家听贾母如此说,都默无所答。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凤姐姐身子不好,几日园内的人比先放肆了许多。先前不过三四个人聚在一处,或掷骰或斗牌。近来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甚至有头家局主,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贾母听了,忙说:“你既知道,为何不早回我们来?”探春道:“我因想着太太事多,所以没回。”贾母忙道:“这事岂可轻恕。”凤姐见贾母如此说,便忙道:“偏生我又病了。”遂回头命人速传林之孝家的等总理家事四个媳妇到来,当着贾母申饬了一顿。贾母命即刻查了头家赌家来,有人出首者赏,隐情不告者罚。

    林之孝家的等见贾母动怒,谁敢徇私,忙至园内传齐人,一一盘查。查得大头家三人,小头家八人,都带来见贾母,跪在院内磕响头求饶。贾母先问大头家名姓和钱之多少。原来这三个大头家,一个就是林之孝的两姨亲家,一个就是园内厨房内柳家媳妇之妹,一个就是迎春之乳母。贾母便命将为首者每人打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从者每人打二十大板,革去三月月钱,拨入圊厕行②内。

    迎春正因他乳母获罪,自觉无趣,忽报母亲来了,遂接入内室。邢夫人因说道:“你这么大了,你那奶妈子行此事,你也不说说他。”迎春低着头,半晌答道:“我说他两次,他不听也无法。况且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邢夫人道:“胡说!你不好了他原该说,如今他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小姐的身分来。”迎春不语,只低头弄衣带。邢夫人见他这般,因冷笑道:“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你虽然不是同他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该彼此瞻顾些,也免别人笑话。”

    刑夫人方起身,迎春送至院外方回。绣橘③道:“如今我有个主意:我竟走到二奶奶房里,将奶妈偷拿累丝金凤的事回了他,或他着人去要,或他省事拿几吊钱来替他赔补。如何?”迎春忙道:“罢,罢,罢,省些事罢。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绣橘道:“姑娘怎么这样软软?都要省起事来,将来连姑娘还骗了去呢!我竟去的是。”说着,便走。迎春只好由他。

    谁知迎春乳母之媳王住儿媳妇正因他婆婆得了不是,来求迎春去讨情,说:“如今还要求姑娘看从小儿吃奶的情常,往老太太那边去讨个情面,救出他老人家来才好。”迎春先便说道:“好嫂子,你趁早儿打了这妄想,要等我去说情儿,等到明年也不中用的。我自己愧还愧不来,反去讨臊去。”王住儿家的听见迎春如此拒绝他,明欺迎春素日好性儿,乃向绣橘发话道:“自从邢姑娘来了,太太吩咐一个月俭省出一两银子来与舅太太去,这里饶添了邢姑娘的使费,反少了一两银子。常时短了这个,少了那个,那不是我们供给?谁又要去?我们这一向的钱,岂不自填了限呢。”迎春听见这媳妇发邢夫人之私意,忙止道:“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三扯四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便是太太们问时,我只说丢了,也妨碍不着什么的,你出去歇息歇息倒好。”绣橘听了又气又急,司棋听不过,帮着绣橘问那媳妇。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太上感应篇》来看。

    (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有删改)

    [注] ①累金凤:即攒珠累丝金凤,以金丝穿聚珍珠堆叠连缀成凤形的发饰。②圊(qīng)厕行:打扫管理厕所的行当。圊:厕所。③绣橘:迎春的丫头。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写“独探春”笑着回应贾母,详细告知贾母园内的人“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的情况,写出了探春的大胆机敏,管家称职。 B . 小说通过“偏生我又病了”“回头命人速传”“当着贾母申饬”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责任心强。 C . 小说借邢夫人之口“两口子遮天盖日”道出贾琏夫妇在贾府内外掌权的事实,同时写出邢夫人借题发挥,表达对王熙凤的不满。 D . 小说中王住儿媳妇反责迎春的一番话语,不仅反映了贾府内人际关系的复杂,同时也写出了下人对主子的盘剥不堪忍受,奋起反抗。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用语简洁精当,如“忙说”“忙道”“命”等词语写出了贾母对事态发展的关心,表现了贾母关心晚辈、精明果断,达到了“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效果。 B .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详细叙述贾母雷厉风行地清查聚赌事件,要求“有人出首者赏,隐情不告者罚”,对参与者不论身份一概不留情面严厉处罚,为下文埋下伏笔。 C . 小说对于次要人物的描写,常通过几笔速写就勾勒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如“又气又急”出谋划策、忠心护主的绣橘,平日倚仗哺育之恩作威作福嗜赌成性的乳母。 D . 小说善于通过将不同的人物进行对照描写,来突显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形象特征。例如迎春和探春作为姐妹,却性格迥异,对比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3) “一字评”,是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用一个字精准概括人物的品格。在拟本回标题时,用一个“懦”字来突显迎春的品性,称其为“懦小姐”。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迎春之“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 (4) 脂砚斋对此回评注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势如怒蛇出穴,蜿蜒不得捕。”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的场景转换及其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