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文言文阅读

    【甲】元半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 , 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觕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那?”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欣然起行欣然:无与为乐者念:

      谓黄门徐:④饮酒饮湿但: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3. (3) 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 . 【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 . 【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D . 【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4. (4) 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