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

    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诲人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敬学与尊师也。

    (《吕氏春秋·尊师》)

    1. (1) 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诲人而不倦/其惟此邪 B . 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诲人而不倦其/惟此邪 C . 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诲人而不倦/其惟此邪 D . 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诲人而不倦其/惟此邪
    2. (2)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B . 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很多人 C . 是故圣圣,愚益愚                    益:更加 D . 所以敬学与尊师也                    见:显示
    3. (3) 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马说》《爱莲说》等。 B . 《师说》中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C . 《短歌行》“呦呦鹿鸣”句与《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句均用典,语出《诗经》。 D . “七月既望”中“既望”指每月十五日,“戊申晦”中“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4. (4) 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师说》论述了师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尚,整篇文章从立论、论证到结论,都紧紧扣住这一点,有的放矢,不蔓不枝,很有说服力。 B . 《师说》语言错综多变,如二、三段连用三个对比,三个对比的结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语调,先感叹,再疑问,后肯定,既富有感情色彩,又增强了论辩的逻辑力量。 C . 《尊师》提出尊师最重要的是尊重和发扬老师之道,把遵循和发扬老师之道视为求学者最重要的责任,甚至把那种遵循而不尽力弘扬老师之道的行为称为背叛。 D . 《尊师》指出,教育最重要的是“成身”,成就自我,养成理想的人格。文章认为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自身的修养对于一个人来说,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5. (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②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