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现代文阅读

    诗中有画不是图

    ①我们常用“诗中有画”来形容那些形象生动的诗句。于是,有人喜欢辅以图片来帮助理解诗歌。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配上庐山瀑布的图片,把凝练的诗句具体化,把文字的表述形象化。但事实上,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可能滞于肤浅,不能切实有效地理解诗作。这里,我们或许错误地理解了“诗中有画”的本意。因为,诗中有画,强调的是一首诗自成的艺术境界。 

    ②诗中有画,源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从“诗中有画”一语的出处来看,苏轼在评价王维的作品《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字面义来看,苏轼的确是形容王维的诗绘声绘色,吟罢让人置身画中。但实际上,苏轼眼中的画不是西方绘画,更不是我们日常拍摄的照片,而是我们传统的中国画。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传统画在气质、品格和精神上具有同一性,它们都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生命精神。中国的文化传统注重的是精神、内蕴、风骨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无论是诗中还是画中,景物早已不是自然之景,而是融入了人的情感、理趣和气韵的。可见,诗中的“画”,不仅在于见“形”,更在于见“意”。 

    ③诗中有画,源自对诗歌意境的品味。前面谈的是古典诗,再来看现代诗中的“画”:阅读《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我们会用“绘画美”来形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这本身没有问题。但诗中所写的“云彩”“波光”“金柳”“青荇”包含着诗人特别的情感,这是多么真实、精美的图片都无法取代的。因为诗中之景不是一般的景,而是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是心与物的融合与统一。这些意象的交织,共同构成了康河河畔静谧秀美的风光,同时蕴含着诗人对景物的陶醉、对人生理想的逐梦和对离别时分的留恋。即便是单一的意象,也远远超越图片的信息量。在这首诗中,由多个意象共同构成的动人意境,其表达效果,图片就更难以企及了。 

    ④为什么一样的庐山瀑布,孟浩然看到了,会写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李白看到了,会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张继看到了,会写出“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我们看到了,却往往想到的是举起相机或手机来拍照。如果我们不能从景物中见情、见理、见精神,或者通俗点讲就是“不走心”,那我们的诗心就永远不能被唤醒。 

    ⑤综上所述,当我们说“诗中有画”,是说这首诗具有自成的艺术境界,而不是说,我们看到诗就看到了真实的景物。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阅读选文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提出观点

      A

      分析论述

      从“诗中有画”的出处,分析出苏轼所说的画应指传统的中国画。

       

      B

      得出结论

      C

    3. (3) 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典诗歌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生命精神。 B . “云彩”“波光”“金柳”“青荇”是蕴含诗人特别情感的形象。 C . 《再别康桥》是一首具有“绘画美”艺术特色的现代诗歌。 D . 面对着庐山瀑布,李白和张继有着完全相同的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