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 除秘书丞,累迁礼部郎官。金主亮修汴,已有南侵意。允文上疏言:“金必败盟,愿诏大臣豫思备御。”时三十年正月也。金使王全、高景山来贺生辰,口传亮悖慢语,欲得淮南地,索将相大臣议事。十月,金主渡淮,中外震恐。枢臣叶义问督江、淮军,允文参谋军事。十一月壬申,金主率大军临采石。命允文往芜湖趣显忠交权军,且犒师采石。允文至采石,我师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皆权败兵也。允文谓坐待显忠则误国事,遂立招诸将,勉以忠义,命诸将列大阵不动,分戈船为五,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藏精兵待战,其二藏小港,备不测。部分甫毕敌已大呼数百艘绝江而来直薄宋军军小却。允文入阵中,抚时俊之背曰:“汝胆略闻四方,立阵后则儿女子尔。”俊即挥双刀出,士殊死战,大败之。孝宗受禅,参知政事史浩议,欲尽弃陕西。上将召允文问陕西事,隆兴元年入对。史浩既素主弃地及拜相亟行之且亲为诏有曰弃鸡肋之无多免狼心之未已允文入对言:“今日有八可战。”上问及弃地,允文以笏画地,陈其利害。上曰:“此史浩误朕。”上命选谏官,允文以李彦颖、林光朝、王质对。三人皆鲠亮又以文学推重于时故荐之久不报。曾觌荐一人,赐第,擢谏议大夫。允文、克家争之,不从。允文力求去,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进封雍国公。淳熙元年薨。后四年,上白石大阅,见军皆少壮,谓辅臣曰:“虞允文行沙汰之效也。”寻诏赠太傅,赐谥忠肃。

    (选自《宋史·虞允文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浩既素主/弃地及拜相/亟行之/且亲为/诏有曰/弃鸡肋之无多/免狼心之未已/ B . 史浩既素主弃地/及拜相/亟行之/且亲为/诏有曰/弃鸡肋之无多/免狼心之未已/ C . 史浩既素/主弃地及拜相/亟行之/且亲为诏/有曰/弃鸡肋之无多/免狼心之未已/ D . 史浩既素主弃地/及拜相/亟行之/且亲为诏/有曰/弃鸡肋之无多/免狼心之未已/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登进士第,就是考中进士。进士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鼎甲。 B . 麾,原指指挥军队用的旗帜,“麾下”一词可以指部下,也可以敬称将帅。 C . 参知政事,宋朝参知政事掌管行政权,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 D . 幸,指封建时代帝王的宠爱或帝王到某地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虞允文很有远见,能对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他及时察觉了完颜亮将要发动战争的苗头,并提醒朝廷早作准备应对。 B . 虞允文善于用兵,能出奇制胜。在采石之役中,他及时鼓舞了士气,制定了作战策略,转败为胜,体现出军事才能。 C . 虞允文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在国家政事上,他极力主战,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皇帝对此大加赞叹,采纳了他的主张。 D . 虞允文性格耿直,心性高傲。当发现权臣受宠,而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皇帝重视时,就不愿再留在官场,一心请辞。
    4. (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部分甫毕,敌已大呼,亮麾数百艘绝江而来,直薄宋军,军小却。

      ②三人皆鲠亮,又以文学推重于时,故荐之,久不报。

    5. (5) 采石之战中,虞允文是怎样来激励官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