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五四运动
  • 1. 1917年4月,李大钊指出:“国家必有其中心势力,才能谋统一与发展,此之势力,必以中级社会为中枢。”1921年3月,他再次讨论中心势力问题时认为:“要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革事业,需先建立强有力的团体,以动员和组织民众力量。”李大钊的变化( )

    A . 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 B . 有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 .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 . 植根于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下列各项反映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是(    )
    A . “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 .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 .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D .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2.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当学生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时,使馆区的外国军警却以某不平等条约的名义对学生的爱国行为予以阻挠!下列关于这段历史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学生去使馆区抗议巴黎和会损害中国利益 B . 在这次运动中政府支持了学生的爱国行为 C . 该不平等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D . 该运动未能阻止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3. “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开端,写中共党史、写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写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发展史、写新文学史等都要从这里开头,这是毫无疑义的”。“它”是指(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五四运动 D . 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