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1920年,在制造业中手工业产值占90.05%,产值约80亿元,到1936年手工业产值占77.96%,产值增加到100亿元。这表明,该时期( )

    A . 近代工业取得较快增长 B . 军阀割据阻碍民族工业 C . 中国成为列强原料产地 D . 官僚资本主义加速膨胀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清末民初, 我国注册公司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这一变化说明( )

    时期

    注册公司数

    注册部门

    平均每年增加数

    1903-1908年

    265家

    清廷商部

    44家

    1912-1921年

    794家

    北京市政府农工商部

    80家

    A . 民国政府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B .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 C . 民国初年政治经济同步发展 D . 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影响广泛
  • 2. 下表为1933-1944年间四川省内工厂数量变化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年份

    1933-1937年

    1940年

    1942年

    1944年

    企业数量

    约23~100家

    847家

    1153家

    2071家

    A . 中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 B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导致I业布局变化 C . 政治形势变化影响民族工业发展 D . 我国工业不合理布局得到了根本改变
  • 3. 1941年,民营人和钢铁冶炼公司因“近来生铁市场发生畸形现象,销路呆滞,兵工方面价格低廉难维成本而粮食日涨,工价激增,经济窘迫,实难为继”,因而申请转让给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1944年,双方签订买卖全部设备与资产的合约。该案例可以用来说明(    )
    A . 国民政府扶持民营经济 B . 币制改革导致经济衰退 C . 官僚资本影响得以强化 D . 抗日战争物质基础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