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阅读与鉴赏 / 语段阅读
  • 1. 课内阅读。 

     《纸的发明》片段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 (1) 这段话主要围绕什么意思来写? 
    2. (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蔡伦造纸的原料是等,然后把原材料剪碎或切断,再经过(浸)﹣﹣(捞)﹣等过程,制造出纸张。(在括号里填写动词。) 

    3. (3) 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