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去年久寻不见的绿蝈蝈,今夏已经几乎是随处可见了。我用不着走出我那狭小的园子,就能捉到它们,想要捉多少就有多少。每天晚上,我都听见它们在茂密的树丛草柯中鸣叫。

    我给这帮囚徒喂莴苣叶。它们果然在啃咬,但是吃得极少,而且不屑吃。我很快就弄明白了,我养的是一些不太甘愿吃素的家伙。它们需要别的,看上去是想捕捉活食。

    我见到过胆量过人的蝈蝈蹿起追扑晕头转向乱飞逃命的蝉,犹如在高空中追逐云雀的苍鹰。与胆量过人的蝈蝈相比,猛禽略逊一筹。苍鹰是专攻比自己弱小的动物,而蝗虫类则相反,攻击比自己个头儿大得多、强壮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场个头儿相差许多的肉搏的结果是小个头儿必赢无疑。蝈蝈有极强的下颚和利爪,很少不把对手开膛破肚的,而后者因没有武器,只有哀号和挣扎的份儿了。

    为了使食谱多样化,我其实还专门喂它们一些香甜的水果,比如梨片、葡萄、甜瓜片等等。这些水果它们全都很爱吃。绿姻蝈就像英国人:它非常喜欢浇上果酱的牛排。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有删改)

    【材料二】 蝈蝈是昆虫纲。直翅目,条斯科一些大型鸣虫的通称,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雄虫的前翅互相摩擦,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蝈蝈的食物主要是豆类、菜叶、蚂炸等。成虫体色翠绿,少数淡褐。触角发达,复眼2只,单眼3只。前胸背板宽大,背板下缘有黄色边。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三】 白石老人——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在湖南湘潭那个山清水秀的农村,奔跑在山间地头,虫子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曾回忆道:我看令弟他们扑蝴蝶、捉蜻蜓,扑捉知了,都给我作了绘画的标本。其家中一直养草虫——纺织娘、蚱蜢、蝗虫之类,还有其他生物,他时常注视其特点,作直接写生的练习,历时既久,自然传神。从1909年到1919年十一年间,速写的或工细的画在毛边纸上的画稿,最少也在一千张以上。他的国画中有非常多的虫子形象,竟能让研究昆虫分类学的人一下子看出画的是什么。

    (根据网络资料改编)

    【材料四】

     图①                   图②

    1. (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将猛禽与蝗虫类进行对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蝈蝈善于捕食比自身大的活物的特点,语言生动有趣。 B . 由材料可知,蝈蝈的食物主要是豆类、菜叶、蚂炸等,我们还可以喂它葡萄、甜瓜片等。 C . 材料四是蝈蝈和蟋蟀两幅作品,文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蟋蟀的外形特点。 D . 整体看,蟋蟀的体型偏小,触角相对于蝈蝈来说短,但是两条后腿长且发达,便于弹跳;蟋蟀有两个较长的尾从须,蝈蝈没有。图一是蟋蟀,图二则为蝈蝈。
    2. (2) 联系《昆虫记》和材料三,说说法布尔与齐白石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共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