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发展,中医学将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和精气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与其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完成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理论构建,因而这些本为关于世界存在和变化的哲学观念与学说,亦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事物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互用、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素问》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类,整个宇宙是由此五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等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五行、精气诸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且深层次地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对人体复杂生命过程的研究,还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摘编自王新华、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阴阳、五行和精气学说既是古人认知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B . 中医学的阴阳观念,既可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又能指导医家的诊断和治疗。 C . 中医学的精气理论是一种用来解释宇宙的生命本原以及人体病因病机、养生防治的学说。 D . 中医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体,认为生理病理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生发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指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代和背景,再论述了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 B . 第二段引用《素问》中的句子,意在证明阴阳学说帮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 C . 通过分别论述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D . 文章既肯定了三种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具有辩证意味。.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在影响古代中医学时,它们三者之间也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B . 中医分热证、寒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阴阳学说在中医治疗中的具体运用。 C . 中医学既用阴阳学说,又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难免存在矛盾之处,有一定的局限性。 D . 要认识人体复杂生命的规律和本质,须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对中医学进行理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