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默写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长者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的志向的句子是“”。
    2.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

      ”来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3.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得勇敢并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4. (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引发了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哂之”的缘由。
    5. (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仍需要学习,他的志向是“”。
    6. (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然后唱着歌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