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常识与名著名篇 / 名句名篇默写 / 理解性默写 / 基础知识运用
  • 1. 情境默写。

    1. (1) 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2. (2) 刘禹锡在《秋词》中,通过对秋天别致景观的描绘,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句子是:
    3. (3) 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4. (4) 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在羁旅中无奈、孤独的心情。
    5. (5)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句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想象了团聚后的情景。
    6. (6) 古典诗歌中亘古不变的思念之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例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就用““把客居的寂寞转化为重逢的希冀,抒发相思之苦。
    7. (7)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写自己虽年老体衰,闲居僻野,但仍不自悲自伤,期待着江山一统。
    8. (8) 吟““,感受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风雨梦境抒发的忧国忧民之情。
    9. (9) 《潼关》中的“”两句描绘了高云、孤城、秋风、马蹄声等景物,表现了潼关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10. (10) 《潼关》中的“”运用拟人修辞, 赋予河流、高山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潼关山水的壮阔,也表现出诗人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