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时立爱,字昌寿,涿州新城人。父承谦,以财雄乡里,岁饥发仓廪赈贫乏,假贷者与之折券。辽太康九年,中进士第,调泰州幕官。丁父忧,服除 , 调同知春州事。未逾年,迁云内县令,再除文德令。枢密院选为吏房副都承旨,转都承旨。累迁御史中丞,刚正敢言,忤权贵。除燕京副留守,丁母忧,起复旧职,迁辽兴军节度使兼汉军都统。

    太祖已定燕京,访求得平州人韩询持诏招谕平州。是时,奚王回离保在卢能岭,立爱未敢即朝见,先使人来送款曰:“民情愚执,不即顺从,愿降宽恩,以慰反侧。”诏曰:“朕亲巡西土,底定全燕,号令所加,城邑皆下。爰嘉忠款,特示优恩,应在彼大小官员可皆充旧职,诸囚禁配隶并从释免。”于是,辽帝尚在天德,平州虽降,民心未固。奚王回离保军所在保聚,蓟州已降复叛。民间流言谓:“金人所下城邑,始则存抚,后则俘掠。”时立爱虽开谕而不肯信,乃上表:“乞下明诏,遣官分行郡邑,宣谕德义。他日兵临于宋,顺则抚之,逆则讨之,兵不劳而天下定矣。”上览表嘉之,诏答曰:“卿始率吏民归附复条利害悉合朕意嘉叹不忘山西部族缘辽主未获恐阴相连结故迁处于岭东西京人民既无异望皆按堵如故。或有将卒贪悍,冒犯纪律,辄掠降人者。已谕诸部及军帅,约束兵士,秋毫有犯,必刑无赦。今遣斡罗阿里等为卿副贰,以抚斯民,其告谕所部,使知朕意。”

    其后,以平州为南京,用张觉为留守,时立爱遂去平州。而张觉遂因燕京人东徙,其众怨望,觉遂叛入于宋。立爱既去平州归乡里,太祖以燕、蓟与宋,新城入于宋。宋累诏立爱,立爱见宋政日坏,不肯起,戒其宗族不得求仕。

    及宗望再取燕山,立爱诣幕府上谒,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其子侄数人。立爱从宗望军数年,谋画居多,封陈国公。表求解机务,不从。九年,为侍中、知枢密院事。久之,加中书令。天会十五年,致仕,加开府仪同三司、郑国公。薨于家,年八十二。

    (节选自《金史·卷七十八·列传第十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卿始率吏民/归附/复条利害/悉合/朕意嘉叹不忘/山西部族缘辽主未获/恐阴相连接/故迁处/于岭东西京人民既无异望/皆按堵如故。 B . 卿始率吏民归附/复条利害/悉合/朕意嘉叹不忘/山西部族缘辽主未获/恐阴相连接/故迁处/于岭东/西京人民既无异望/皆按堵如故。 C . 卿始率吏民归附/复条利害/悉合朕意/嘉叹不忘/山西部族缘辽主未获/恐阴相连接/故迁处于岭东/西京人民既无异望/皆按堵如故。 D . 卿始率吏民/归附/复条利害/悉合朕意/嘉叹不忘/山西部族缘辽主未获/恐阴相连接/故迁处于岭东/西京人民既无异望/皆按堵如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服除,指守丧期满,去掉孝服。中国古代丧礼制度严格,亲族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穿孝服、佩黑纱等形式对其表示哀悼。 B . 招谕,也作“招喻”,“招”有招安之意,即让别人归顺自己。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或指以帝、王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 C . 中书令,古代官职名,最初是指帮助皇帝在宫廷内处理政务的官员,因直接向皇帝负责,故责任重大。司马迁就曾任过中书令一职。 D . 进士,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明、清时期对殿试及第者皆赐出身,且分为三甲:一甲状元、二甲榜眼、三甲探花。
    3. (3) 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立爱为官正直。他历任泰州幕官、云内县令等官职,在担任御史中丞期间,由于为人刚正、遇事敢言而得罪权贵。 B . 时立爱富有谋略。面对“金国攻城之后,前后不一”的流言,他上奏希望派遣官员到各地宣诏德义,受到皇帝赞许。 C . 时立爱颇有远见。宋廷多次征召时立爱入朝,他都因宋廷朝纲逐渐败坏而不肯应征,还告诫族人不能够去宋廷求取官职。 D . 时立爱深受重用。他跟随完颜宗望夺取燕山后,因善于谋划军中之事而深受宗望赏识,先被授予官职,后又被封为国公。
    4. (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民情愚执,不即顺从,愿降宽恩,以慰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