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①月色入 

        无与为乐者

      ③遂 承天寺

       少闲人

      ⑤相与 于中庭

      ⑥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3) 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盖竹柏影也。

    4. (4)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值冬初,寒意森森,“解衣欲睡”,看到月光,便“欣然”起行。“欣然”二字,写透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寂寞抑郁之情。 B . “念”字写出了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作者也许在想:在这贬居的寂寞中,又有谁能与我共同赏月、不至辜负如此良夜呢? C . 作者写月色,不着一“月”字,只通过巧妙设喻,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
    5. (5)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标题的意思是记述作者夜游承天寺之事。 B . 张怀民与作者的遭际相同情感相通。 C . “水中藻荇交横”描绘了清澈空明的月色。 D . 本文意在表达作者对悠闲安逸生活的追求。
    6. (6) 文章结尾“闲人”二字,深刻凝炼。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对“闲人”二字含义的理解。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7. (7) 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8. (8) 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