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 青春 / 行己有耻及做法
  • 1. 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一些书就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位老人拿着一部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人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苏轼改对联体现了他( )

    A . 自尊知耻,勇于改正错误 B . 学问高深,没有人能超越他 C . 没有自信,缺乏独立思考 D . 视野狭隘,不能拓展志向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2021年11月上旬,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受到广泛关注。文中提到,他当年靠奖学金和助学金完成本科学业。读研后,他通过兼职有了稳定收入,便主动放弃申请助学金,把助学金让给更需要的贫困学生……上述材料体现了“行己有耻”,我们应(    )

    ①知廉耻    ②懂荣辱    ③有所为    ④有所不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 古人有许多关于知耻的描述:“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这些名句启示我们( )

    ①人有羞耻之心,就可以放纵自己

    ②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自己的行为选择

    ③人有羞耻之心,就一定不会做错事情

    ④要知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在北京务工的曹昌宝说,我来京已十年,出门会注意衣着整洁,举止文雅。曹昌宝的言行不仅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自然反映,更是对城市产生融入感的生动诠释。这反映曹吕宝是一个 ( )

    A . 追求表面荣耀、虚荣的人 B . 有知耻心、自负自傲的人 C . 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的人 D . 尊重他人,维护自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