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 . 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 . 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 .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 .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 .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 2. 钱颖一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

    A .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市场调节与国家调控相结合
  • 3.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将原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经贸委部分职能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这一机构名称的变化主要反映了我国( )
    A . 经济的迅速发展 B .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 经济体制的改革 D . 机构性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