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中国的制度、经济与文化 / 近代商业贸易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 1. 下表为晚清政府1849年和1885年的财政收入情况统计(数额单位:万两),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1885

    3071

    40%

    3923

    51%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为420万辆:1887年约为2054万两)

    A .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 B .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C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 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

    高中教材版本

    课文表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II)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人民出版社(必修II)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

    岳麓书社(必修II)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 . 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的解体无关 B . 进入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 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D . 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某种特例
  • 2. 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哩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材料表明(    )
    A .  西洋商品较多涌入上海市场 B . 民族资本涉业范围十分广泛 C . 近代广告业由此开始并发展 D . 国人饮食习惯发生深刻改变
  • 3.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
    A .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 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 .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