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广东模拟) 小海利用如题图所示装置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内的成像规律。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后应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选填“A”“B”或“C”)处,再从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可观察到烛焰的像;生活中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1. (2024九下·娄底模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如图所示,将点燃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节好,可以在光屏上看到一清晰的倒立实像;这与生活中成像原理相同。

  • 1. (2024九下·廉江模拟) 创新活动中,小明自制了一台简易照相机模型,如图甲所示。模型由两个纸筒M、N组成,M正好套在N的外面,并能进行抽拉。在纸筒M的一端贴上胶片,凸透镜(焦距为10cm)固定在纸筒N的一端。然后小明与同学们一起利用自制照相机模型研究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此模型和LED灯制成的发光体(物高)固定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测得的物距u、像距v、成像情况等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高h/cm

    1

    30.0

    15.0

    2.0

    2

    35.0

    14.0

    1.6

    3

    50.0

    12.5

    1.0

    (1)制作LED灯的主要材料是(选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

    (2)由实验数据可知,当被拍摄的物体靠近照相机镜头时,成的像将(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成的像的高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将一副眼镜的镜片放在靠近简易照相机模型的镜头的前方,发现在保持镜头与物体间的距离不变时,要将MN两个纸筒之间的距离调大,才能在胶片上重新观察到清晰的像,则这个像与之前所成的像相比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眼镜是用于矫正(选填“近”或“远”)视眼的;

    (4)小明用简易照相机模型在距发光体5cm处的位置观察,发现无论怎么移动纸筒,胶片上都无法成像。你认为存在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 1. (2023八上·天河期末) 如图,已知凸透镜焦距为f=10cm。

    (1)请在图中画出蜡烛AB发出的两条光线a和b经凸透镜后的光线,并标出物距u;

    (2)蜡烛AB经凸透镜成的是(选填“放大”“等大”“缩小”)、(选填“倒立”“正立”)的(选填“实”“虚”)像,这和(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成像的原理一致;

    (3)要使光线a经凸透镜后的光线经过P点,应使凸透镜沿主光轴水平(选填“向左”“向右”)移动。

  • 1. (2023九下·珠海模拟) 小文利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光具座和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本实验是探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 (选填“焦距”“物距”或“像距”)是否有关;

    (2)如图甲所示,先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光屏靠近透镜并进行适当的调节,直至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3)实验中,将蜡烛移至 cm(填“45”“30”或“20”)刻度线处,再适当移动光屏,就能在光屏上呈现出和图乙中(通过透镜观察到的)像的性质一样的像;

    (4)在(3)的实验基础上,小文将一近视眼镜片放在烛焰与透镜之间,并使其中心与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多选)

    A.只将蜡烛适当左移                 B.只将蜡烛适当右移

    C.只将光屏适当左移                 D.只将光屏适当右移

    (5)将蜡烛换成发光体,利用图甲中所示器材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

    (a)为完成实验,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器材是

    (b)下述实验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方案一:先测出发光体A的高度并适当调节发光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再将发光体A放在光具座不同的位置,移动光屏,每次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②方案二:先测出高度不同的发光体A、B的高度并适当调节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再先后将发光体A、B放在光具座同一位置,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B清晰的像,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 1. (2024·佛山模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

     

    1. (1) 根据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出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 (2) 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3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选填“1”、“ 2”或“3”)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3. (3) 实验得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发现在图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选填“A”、“ B” 、“C” 或“D”)。
  • 1. (2024九下·保康模拟)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应该先调节器材的高度,此时蜡烛应该(填“点燃”或“不点燃”);

    (3)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该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 1. (2024九下·龙华模拟) 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水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原理可制成(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选填“强”或“弱”),此时光屏上所成的像变模糊,为了在光屏再次呈现清晰的像,你的操作是:

  • 1. (2024九下·邵东模拟)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接着小明在不改变各元件位置的情况下,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这是在模拟(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此时,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包括位置)的情况下,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小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1)根据图甲,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如图乙,小轩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后,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上。

    (3)如果将蜡烛向右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后,则发现像变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