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余干月考)  小华利用如图1所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 (1) 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 相同;
    2. (2)  小华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运动得越远。并进一步推测: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表明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 (3)  从机械能转化的角度看,小车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选填“在毛巾上更多”、“在棉布上更多”“在木板上更多”或“三次一样多”);
    4. (4)  小华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假设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图2中的黑点表示小芊);
    5. (5)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结论。

       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1. (2024八下·章贡月考)  小华在观看冰壶比赛时猜想:如果水平冰面足够光滑,冰壶会永远运动下去吗?他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他的猜想:

    1. (1) 在实验过程中,小华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相同;
    2. (2) 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小车上面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中运动时,摩擦力最小的是
    3. (3) 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发现: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它前进得越,这同时说明了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4. (4) 小华在实验中发现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最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次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 1. (2024八下·崇义期中)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同学们分组进行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每次都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2. (2) 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所受的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 (3) 按照图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运动的距离越远,进一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不受阻力作用时,运动的小车将做
    4. (4) 上述实验除了用到实验推理的方法外,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法。
  • 1. (2024八下·新余期中)  (a)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 (1)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2. (2) 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乙、丙所示。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选填“大”或“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状态。
    3. (3) 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
    4. (4) (b)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5. (5) 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上,物体才能平衡。
    6. (6) 丙组同学在实验中继续保持相等,使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剪开后的卡片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
  • 1. (2024八下·南昌期中)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 (1) 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以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水平面)时的相同。
    2. (2) 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
    3. (3) 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
    4. (4) 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5. (5)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不变的性质,物理学中,这种性质称之为
  • 1. (2024八下·娄星期中)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 (1) 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的相同;
    2. (2)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路程越远,木块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的越慢:
    3. (3) 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
    4. (4) 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填字母)是正确的。
  • 1. (2024九下·中山模拟) 为了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下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

    (1)实验中应每次让图(A)小车从斜面顶端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相等;

    (2)如图(B)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图像是实验时用传感器和示波器记录的小车在斜面和三种不同的水平表面上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图像;

    (3)分析与论证:

    ①分析图(B)甲、乙、丙三个实验图像可知: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填“越快”“越慢”“减小得越快”或“减小得越慢”);

    ②推理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没有阻力,则小车将

    (4)请在图(B)丁中,画出小车在斜面和绝对光滑水平表面上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图像;

    (5)在一架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释放一包物资,下面给出了几种物资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C)所示,请你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物资的阻力,物资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物资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图。

  • 1. (2024八下·惠阳期中) 如图是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

    (1)小车从斜面上自由滑下后,由于小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土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3)实验四个探究步骤中,步骤是实验事实,步骤是实验推论(填写实验骤序号)。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法。

  • 1. (2024八下·广州期中) 同学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等器材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小张同学让小车从斜面(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2)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最后静止的位置如图所示。从实验中可以看到;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摩擦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前进得越(选填“远”或“近”),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不为零,所以不可能观察到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观察分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小车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小车将做

    (4)实验时,必须保证小车运动在水平面上,这是为了让小车在竖直方向所受力和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相互平衡,从而只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1. (2024八下·四川开学考) 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 (1) 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2. (2) 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3. (3) 每次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近”);最终小车在木板上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不受力”)。
    4. (4) 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将做运动。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