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孝感模拟) 建造港珠澳海底隧道时,先将如图甲所示的钢筋混凝土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当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如图乙,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就不会再上浮,海底隧道就建成了。设计时,一节密封长方形沉管的体积是6.3×104 m3 , 总质量为6×107 kg;钢筋混凝土的密度为2.5×103 kg/m3 , ρ=1.0×103 kg/m3 , g=10N/kg,求:

    (1)该节密封管的重力;

    (2)该节密封管空心部分的体积;

    (3)从受力的角度计算分析,当该密封管放入水中时,能否漂浮?

    (4)小明的疑惑是,空心密封管下半部分埋入海底后,仍然排开了海水,为什么就不能上浮了?请你简要解释。

       

  • 1. (2024·博山模拟) 如图1是古时劳动人民用工具抬起木料的情景,如图2中已知其中 , 木料的体积为 , 木块的密度为。(g取

    1. (1) 求木材所受重力?
    2. (2) 如图2,在B端木材对绳子的力 , 当为大时,木料刚好被抬起?
    3. (3) 随着时代发展,亮亮同学发现吊车能更方便地提起重物。如图3用一吊车匀速向上提起该木材,已知提升的功率为 , 那这个吊车在10s内可以将该木料提升的高度为多高?
  • 1. (2024·蒙阴模拟) 请同学们根据两年的物理知识学习和多年的生活体验感受,判断下列描述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约为80dm B .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C . 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80℃ D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 1. (2024·蒙阴模拟) 2023年9月1日,开学首日,临沂公交集团派出金旅星辰全力开启“护学”模式。40辆金旅星辰变身“宝宝巴士”,助力临沂提升民生“温度”为孩子送上特殊“开学礼”。“宝宝巴士”(如图所示)在额定功率下匀速行驶10min,通过的路程是10km,车的参数如下表(g=10N/kg)

    整车质量

    3t

    单个车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电池额定输出功率

    50kW

    轮胎个数

    4

    求该车:

    1. (1) 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 (2) 匀速行驶的速度;
    3. (3) 这段时间内做的功。
  • 1. (2024·长清模拟) 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 . 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C .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D .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 1. (2024九下·汨罗模拟) 参观研学,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小明随班级前往一桥梁部件加工基地参观研学,看到一检验工件装置如图甲所示,装置中容器原本装有2m深的水,底面积为5m2 , 放入一质地均匀,底面积为1m2工件A(如图乙)后,水位上升了0.2m,此时工件A恰好完全浸没且无水溢出,如图丙所示。工件A上用细钢缆和力传感器相连,可通过力传感器显示拉力的大小。打开阀门,水始终以0.3m3/s的速度流出,力传感器示数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细钢缆重力、水的阻力不计。试求:

    (1)未放入工件A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放入工件A后,工件A完全浸没时,工件A所受的浮力;

    (3)工件A的密度。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如图所示是羽毛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羽毛球在最高点时所有外力都消失,它将加速下落 B . 羽毛球在空中之所以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羽毛球受到惯性 C . 羽毛球在最高点不受力的作用 D . 球拍的把手上缠有手胶,是为了增大手与把手间的摩擦
  • 1. (2024八下·安陆期中) 下列关于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1N B . 八年级物理课本重约20N C . 教室内大气压强约1.5×103Pa D . 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500Pa
  • 1. (2024八下·襄州期中)  小芳放学回家,看见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茶壶。经测量发现,茶壶的质量为400g,底面积为40cm2内盛0.6kg的开水。g取10N/kg,求:

    1. (1) 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 (2) 茶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 1. (2024八下·洪山期中)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若干质量已知的钩码,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需要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分别测出其所受重力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B .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质量跟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C .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D .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