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乐清模拟) 某班同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围绕同-历史主题,正反方展开激烈辩论,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 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 . 社会信息化的利弊 B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 . 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D .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 1. (2024·乐清模拟) 家书是一种独特的载体,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留下了思想昂扬向上、感情真挚动人的红色家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阅读家书,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工业交通建设成就。
    2. (2) 请以李振华的身份,参照示例①将书信中②处....部分补充完整。(要求:符合语境和时代背景;逻辑清晰;字数不少于30字)

      示例①: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粮食供应,我们应该大力支持。

    3. (3) 2021年,李振华的家书入选央视节目《追寻一-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说明其入选理由。
  • 1. (2024·乐清模拟) 图6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创作的油画,图中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A . 俄国十月革命 B . 农业集体化 C . 苏联卫国战争 D . 余粮收集制
  • 1. (2023·南浔) 1926年,全国罢工次数在200次以上,罢工人数达80余万。到1927年3月底,全国已有5个省、200多个县成立了农民协会,有组织的农民达915万人。这些现象(    )
    A . 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问题 B . 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C . 得益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 . 标志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 1. (2024·瓯海模拟)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殖民者遭到前所未有的削弱,他们宣称“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优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史事可以证明该学者观点的是(   )
    A . “三角贸易” B . 美国的独立 C . “光荣革命” D . “非洲年”
  • 1. (2024·东阳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01班同学开展为历史人物建立人物档案的项目化活动。同学们阅读了《马克思传:人问的普罗米修斯》一书,了解了马克思的生平、思想、贡献和影响。

    人物:孙中山

    身份: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主要事迹: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被誉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人物:马克思身份:主要事迹: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 (1) 任务一:请仿照示例“孙中山”为马克思制作人物名片。
    2. (2) 任务二:请你以“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革命道路的影响”为主题,草拟项目化成果汇报材料。
  • 1. (2024·东阳模拟) 当今世界,美国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其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受到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的制衡和挑战。这说明( )
    A .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 .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C . 世界格局表现为单极格局 D . 西方主导的国际格局形成
  • 1. (2024·东阳模拟)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1.48%,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 )
    A . 提高人口质量 B . 控制人口增长 C . 鼓励适度生育 D . 提倡早婚早育
  • 1. (2024·东阳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5年7月,黄炎培等民主人士到延安考察,谈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明确回复,“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 (1) 概括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兴”与“亡”的原因,请分别用一则史实加以例证。
    2. (2) 请用延安抗日根据地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立和完善“新路”的?
  • 1. (2024九下·浙江月考) 抗战时期,彭德怀在华北指挥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役,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这场战役是(   )
    A . 百团大战 B . 平型关大捷 C . 台儿庄战役 D . 长沙会战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