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新疆模拟)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上细菌和真菌的附着情况。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

    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 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2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B 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 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组实验中, 号培养皿是对照组; B组实验中,号培养皿是实验组。
    2. (2) 3号用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步骤。培养基为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水和
    3. (3) 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填“是”或“否”),理由是
    4. (4) 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菌菌落。根据4个培养皿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 (2024八下·益阳月考) 在“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中,有同学在看到胚盘后思考:受精的鸡卵和未受精的鸡卵,胚盘有什么不同呢?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制订计划 D . 得出结论
  • 1. (2024八下·益阳月考) 某同学在“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结果分析中对该数据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

    组次

    白白

    2

    6

    3

    8

    4

    9

    6

    4

    7

    5

    白黑

    8

    4

    7

    2

    6

    1

    4

    6

    3

    5

    A . 舍弃第六组数据 B . 只保留第十组的数据 C . 将十组数据取平均值 D . 随机抽取一组数据
  • 1. (2023·娄底模拟) 实验课上,同学们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和2所示。请据图回答:

    1. (1) 图(选填“1或“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2. (2)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用图3中数字表示)。
    3. (3) 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2中、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不会看到下列____结构。
    4. (4) 小明用的微镜有5×、16×、15×三个目镜,10×、46×两个物镜。看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应转动图4中的[①]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还需调节图中的(填数字),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5. (5) 某同学继续进行观察草履虫实验。图5中圆圈内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实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填选项)
  • 1. (2023·株洲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目的

    A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向广口瓶中倒入较多水,使水没过种子

    设置种子萌发需要水这一变量

    B

    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将酸奶加入冷却至35-38℃的牛奶中

    接种乳酸菌

    C

    观察草履虫

    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

    限制草履虫运动,防止运动过快

    D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脱去叶绿素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株洲模拟)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有: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铅对人或动物的健康是否有影响,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将3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家兔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按照同一方式(每组每3天1次、剂量为10mg/kg)进行皮下注射,每隔10天对家兔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溶液

    血红蛋白含量(g/L)

    初始测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60

    60

    60

    60

    B

    含1.8%醋酸铅浓度的5%葡萄糖溶液

    60

    53

    49

    38

    C

    含3.6%醋酸铅浓度的5%葡萄糖溶液

    60

    51

    40

    28

    1. (1) 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2. (2) 该实验的变量是
    3. (3) 表格中A组的溶液处“?”应填写
    4. (4) 本实验中选用的家兔大小、生理状况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
    5. (5) 由实验结果可知,血液中的醋酸铅浓度越高,家兔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填“越高”或“越低”)。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 (6) 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7. (7) 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防止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 1. (2024七下·合江月考) 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实验步骤

    A缸

    B缸

    1000mL池塘水

    1000mL自来水

    加入蝌蚪10只

    加入与A缸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1只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

    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

    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1. (1)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设置B缸内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这组实验的目的是
    2. (2)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

      ①步骤①中B缸应加入1000mL

      ②)步骤②中B缸应加入和A缸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只。

    3. (3) 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如果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快,说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4. (4) 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发育成青蛙的巨型蝌蚪,同时该地区的居民大脖子病发病率也较高,由此推测,当地婴幼儿患的可能性较大。
  • 1. (2024七下·永定期中) 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分解从胃开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食物成分进入小肠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某生物小组发现,把清蛋白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凝固剂,加热后为液态,冷却后为“果冻”状固态)中,琼脂会变浑浊;当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琼脂就会变得透明。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是否受酸碱性的影响,该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加热溶化的琼脂与清蛋白均匀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在浑浊的清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钻出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凹孔。

    步骤二:在每个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类型的酸碱缓冲剂(缓冲剂用于设置相应的酸碱性环境),如图所示。设置5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5号。

    步骤三:把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24小时后,测量每个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结果如下表。

    组别

    加入的缓冲剂类型

    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A

    酸性缓冲剂

    2

    1

    3

    2

    2

    B

    中性缓冲剂

    8

    11

    6

    9

    7

    C

    碱性缓冲剂

    22

    20

    23

    24

    2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步骤三中,培养皿应放在℃的恒温箱中,原因是模拟人体正常温度,保持最强的活性。
    2. (2) 实验中收集了5个培养皿的测量结果,如上表,三组凹孔周围透明区的平均直径的数据要如何处理?,目的是
    3. (3) 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为了进一步探究碱性缓冲剂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在此实验基础上,还可以怎样设计?

      出现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能为“碱性缓冲剂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的观点提供证据支持?

  • 1. (2024·楚雄模拟) 海螳螂是喜欢栖息在海边岩石缝或石块下的一种节肢动物。为探究“某因素对海螳螂生活的影响”,将全班同学分为7组,每组选取10只海螳螂,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潮湿的沙,一侧放干燥的沙,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步骤二:分别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海螳螂。静置2分钟后,每分钟统计1次两侧的海螳螂数目,统计10次。记录统计结果。将7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为。本实验除了变量不同,其它条件均保持相同,是为了
    2. (2) 由图可知,分钟后,海螳螂的分布趋于稳定,且分布在(填“潮湿”或“干燥”)处的海螳螂数量较多。
    3. (3)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 (2023·怀化模拟)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生物老师在某班布置了发豆芽的课外实践项目。其中四位同学做法如下:

    同学

    绿豆种子数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小张

    50

    潮湿

    冰箱

    0粒萌发

    小李

    50

    干燥

    橱柜

    0粒萌发

    小王

    50

    完全泡在水瓶中

    橱柜

    0粒萌发

    小叶

    50

    潮湿

    橱柜

    48粒萌发

    1. (1) 以上四位同学做的实验形成了组对照,其中小王和小叶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2. (2) 小叶的绿豆种子萌发了48粒,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还有2粒没萌发的可能原因是
    3. (3) 绿豆种子萌发4~5天就可长成我们食用的豆芽,其食用的主要部分是由发育而来的。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