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襄模拟) 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某中学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模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测查法 B . 推测法 C . 比较法 D . 实验法
  • 1. (2024七下·合江月考) 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实验步骤

    A缸

    B缸

    1000mL池塘水

    1000mL自来水

    加入蝌蚪10只

    加入与A缸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1只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

    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

    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1. (1)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设置B缸内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这组实验的目的是
    2. (2)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

      ①步骤①中B缸应加入1000mL

      ②)步骤②中B缸应加入和A缸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只。

    3. (3) 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如果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快,说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4. (4) 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发育成青蛙的巨型蝌蚪,同时该地区的居民大脖子病发病率也较高,由此推测,当地婴幼儿患的可能性较大。
  • 1. (2024七下·永定期中) 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分解从胃开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食物成分进入小肠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某生物小组发现,把清蛋白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凝固剂,加热后为液态,冷却后为“果冻”状固态)中,琼脂会变浑浊;当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琼脂就会变得透明。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是否受酸碱性的影响,该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加热溶化的琼脂与清蛋白均匀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在浑浊的清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钻出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凹孔。

    步骤二:在每个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类型的酸碱缓冲剂(缓冲剂用于设置相应的酸碱性环境),如图所示。设置5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5号。

    步骤三:把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24小时后,测量每个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结果如下表。

    组别

    加入的缓冲剂类型

    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A

    酸性缓冲剂

    2

    1

    3

    2

    2

    B

    中性缓冲剂

    8

    11

    6

    9

    7

    C

    碱性缓冲剂

    22

    20

    23

    24

    2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步骤三中,培养皿应放在℃的恒温箱中,原因是模拟人体正常温度,保持最强的活性。
    2. (2) 实验中收集了5个培养皿的测量结果,如上表,三组凹孔周围透明区的平均直径的数据要如何处理?,目的是
    3. (3) 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为了进一步探究碱性缓冲剂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在此实验基础上,还可以怎样设计?

      出现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能为“碱性缓冲剂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的观点提供证据支持?

  • 1. (2024·乐山模拟) 聚苯乙烯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良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问题。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办法

    实验结果

    第一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第二组

    喂食等量的①

    1. (1) 实验中①处应填写。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作用。
    2. (2) 本实验两组所选用的100只黄粉虫幼虫大小、长势均相同的目的是
    3. (3) 若第二组实验结果②为,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的结论。
    4. (4) 科学家从全球抽取的大量微生物相关样本中发现,有1/4的微生物都携带了可以降解塑料的酶。酶是一种蛋白质,塑料降解酶指的是微生物分泌出的一种可以分解塑料的蛋白质。换句话说,地球上的微生物开始进化出“吃塑料”的能力。微生物进化出了降解塑料的能力,或许在将来可以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紧密。许多食物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如制泡菜需要(请填写微生物的名称)。细菌或真菌还会引发食品腐败,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5. (5) 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请你写一条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口号或者建议:
  • 1. (2024七下·高坪期中) 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是否搅拌

    温度

    水浴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现象

    1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2

    馒头块+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4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0℃

    1. (1) 该探究活动共设计了组对照实验。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2. (2) 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试管进行对照。
    3. (3) 预测实验现象,只有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
    4. (4) 实验时,为什么将1、2、3号试管放在37℃水中?
    5. (5) 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 , 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 1. (2024八下·曲阳期中)  小明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对家鸽的活体和标本进行了仔细地观察,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帮他完成其中的部分记录。

    1. (1) (一)提出问题: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作出假设:鸟的(特点)适于飞行。(填1点即可)

    2. (2) (二)制订并实施计划: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

    3. (3) 通过观察研究发现:

      ①鸟的身体呈型,这种体形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

      ②鸟的体表覆盖着,前肢变成翼。

      ③观察鸟的骨骼标本,发现鸟的胸骨最发达,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有利于附着发达的胸肌,适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④鸟的骨骼薄、轻、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以使鸟的,有利于飞行。

      ⑤掰开家鸽的喙,发现口腔内(填“有”或“没有”)牙齿。鸟的食量,消化能力强。

    4. (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 1. (2024八下·曲阳期中) 在生物实验室中,对常用实验器具的使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培养皿可用来盛放培养液或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 B . 烧杯可用于加热、配制溶液,转移液体 C .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下表面相平 D . 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可用镊子或解剖针挑取少许果肉
  • 1. (2024·丰润模拟)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践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理念,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堆肥制作

    1.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

    2.准备堆肥材料

    厨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 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制剂)

    3.进行堆肥

    在滤网层上均匀地放入约5cm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20gEM菌……依次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

    4.观察记录

    组别

    1

    将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将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若干土豆块均分后,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3cm处, 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 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

    2

    将液肥以适宜比例稀释, 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

    每隔一天浇入与稀释液肥    ▲    的清水

    3

    10天后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 取平均值

    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5天后堆肥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散发出较强的酸味,从堆肥桶的龙头处收集液肥。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请分析回答:

    1. (1) 堆肥过程中,加入的EM菌扮演的角色是(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的是营造(填“有氧”或“无氧”)环境,利于发酵。
    2. (2) 实验过程中选用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土豆块的目的是
    3. (3) 乙组每隔一天应浇入与稀释液肥(填“等量”或“不等量”)的清水,设置甲、乙两组是为了形成 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4. (4) 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5. (5)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甲组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均(填“>”、“=”或“的平均值,说明液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验证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 1. (2024七下·慈利期中) 某小组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做了如下实验:①称取了等量的五小块新鲜馒头,四块切碎后分别放入1~4号试管,第五块直接放入5号试管。②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试管

    加入的液体

    搅拌程度

    水浴温度

    水浴时长

    碘液

    实验现象

    1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滴

    不变蓝

    2

    2mL唾液

    充分搅拌

    100℃

    10分钟

    2滴

    变蓝

    3

    2mL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滴

    变蓝

    4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

    3分钟

    2滴

    部分变蓝

    5

    2mL唾液

    不搅拌

    37℃

    10分钟

    2滴

    部分变蓝

    1. (1) 实验中,把馒头块切碎和充分搅拌模拟的是
    2. (2) 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
    3. (3) 若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水浴温度选择37℃的原因是
    4. (4) 分析1号和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4号部分变蓝的原因是
  • 1. (2024·楚雄模拟) 科研人员在研究家蚕时,发现了一只黑色斑的变异个体。将这只黑色斑个体与普通斑个体杂交,产的卵孵化出867只黑色斑的家蚕和898只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用子一代个体又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子一代亲本

    子二代/只

    黑色斑

    普通斑

    总数

    第一组

    普通斑×普通斑

    0

    1432

    1432

    第二组

    黑色斑×普通斑

    691

    690

    1381

    第三组

    黑色斑×黑色斑

    317

    154

    471

    1. (1) 根据第三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为显性性状。
    2. (2) 研究发现,家蚕的斑纹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若用字母A表示这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第二组杂交组合亲本的基因组成为。最初发现的黑色斑变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3. (3) 科研人员推测,本实验孵化的家蚕子代个体中不存在显性纯合个体(AA)。作此推测的依据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