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犍为期中) 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 .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 1. (2023·衡阳模拟) 在语文的诗歌、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中,出了现许多生物学概念,如果对这些生物概念加以解释、总结,学生不仅加深学生对有关字、词、句的理解,还能可以学到生物科学知识,这也是学科融合的体现,请你用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一般来说种植花䓍,都要细心呵护,做好管理工作。比如需要淋水、施肥、剪枝、温度控制等等,但是有些植物可以进行无性生殖,比如柳树的这种无性生殖叫做,成活率很高。
    2.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植物开花受环境影响,大多数植物都是在春天开花,说明适宜的有利于植物开花结果。
    3. (3) “蓬生草中,不扶自直”: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里体现的是蓬和草的关系。
    4.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里体现的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关系,动物死尸、残枝败叶被细菌、真菌等者分解成无机物,再被植物利用。
    5. (5)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生动地描写了植物大量繁殖形成的自然景观。
    6. (6) “作茧自缚”的“茧”是指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个时期
    7. (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动物的一种学习或模仿行为,说明生物受影响。
  • 1. (2024·楚雄模拟) 支付宝APP中有个小程序是蚂蚁森林。当用户减少碳排放量累计到一定数值后,可在沙漠中植树。在沙漠中植树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 1. (2024八下·麻城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灌木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星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沙漠中有的灌木常寄生在被称为猫爪藤的植物上、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当干旱不严重时,三种影响程度的猫爪藤所结果实数目相同。如图是干旱较严重时,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和猫爪藤所结果实数目的关系图。

    1. (1) 根据材料可以推断,猫爪藤属于植物。
    2. (2) 分析图中数据,寄生灌木对猫爪藤所结果实数目影响,与非生物因素中的变化有关。干旱较严重时,受寄生灌木(填“轻度”或“中度”或“重度”)影响的猫爪藤所结果实数目最少。
    3. (3) 寄生灌木与猫爪藤在适应沙漠环境的同时也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
    4. (4) 材料二:为了保证移栽树木成活,移栽时常采用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①在阴天或傍晚移栽;②剪去大部分枝叶;③根部带有一个土坨;④树干捆上稻草绳;⑤有的盖上防晒网;⑥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向根部;⑦在树根覆盖上厚土层,并用三脚架固定树干;⑧有的给树木打针输液。

      为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材料二中所采用的保护措施是(填序号)。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根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材料二中的保护措施是(填序号)。

    5. (5) 材料二中保护措施③的目的是
  • 1. (2024·岳池模拟) 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根非常发达 B .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C .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 D . 胡杨林可以防风固沙,改善气候
  • 1. (2024·长沙会考) 女贞是一种常见植物,具有滞尘抗烟,吸收二氧化硫等功能,能净化空气,常作为城市行道树。此现象体现的是(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环境影响生物 C . 生物影响环境 D . 生物依赖环境
  • 1. (2024·益阳模拟)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绿色牵挂,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空气清新,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 1. (2024八下·华安期中) 近几年,由于邵阳县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很好地保护了天子湖湿地公园的水域环境,多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野鸭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A . 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B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 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D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1. (2024八下·华安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态学家称充满种子的土壤为种子银行,许多种子被束缚于土壤中,受制于演化保险策略,植物让部分种子休眠,以分散完全绝种的风险,休眠的种子在时光中旅行,关闭新陈代谢,在静止状态中慢速空转,虽然活着但几乎不消耗养分,保持这个状态达好几年,好几十年,少数几种植物甚至可以达到好几个世纪。

    材料二:种子一旦踏上发芽之途,就不能走回头路,因为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己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一年中,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或太寒冷,不利于发芽,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气候过去。植物会根据季节调休眠期,以分散风险。植物会依季节、温度和土壤中的温度,安排种子休眠,以及在恰当的时机剌激种子发芽;不过种子还能从其他线索得到更精确的讯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芽。如对光敏感的种子,即使温度和湿度恰当,只要在黑暗中就不会发芽。假使种子埋得太深,没有机会到达土壤表层,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种子发芽。而只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在黑暗的环境下,许多种子以同样的方式利用光敏素发芽,而如果暴露在透过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

    分析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知道:

    1. (1) 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分析,植物通过种子的休眠以度过不利于生存的恶劣环境,待到环境适宜时候再萌发、生长发育为植物体;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如果不能够这样的话,地球上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的绝大多数植物就会
    2. (2) 对于许多植物来说,影响种子萌发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空气、。还有一些植物的种子,在满足上述条件后的同时,还必须在有的情况下才能萌发。
    3. (3) 完整的种子容易在土壤中保存下来,而受伤的种子在土壤中往往会发霉以至于不能再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还受到生态因素中的因素影响。
  • 1. (2024·广东模拟) 下列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描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相同的选项是(            )
    A . 草盛豆苗稀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骆驼刺根系发达 D . 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