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前郭尔罗斯月考)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是实验的变量 B . 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 . 在一个盒子中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D . 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相当于重复实验,可减少误差
  • 1. (2023七上·鹿邑月考)  小幸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实验结果是明亮处鼠妇数量多于阴暗处。小幸对实验结果持怀疑态度,想进一步探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 检查实验装置和实验环境 B . 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C . 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原因 D . 实验开始时将鼠妇都置于阴暗处
  • 1. (2023七上·红塔月考)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

    A . 10只鼠妇太多了,用2只就可以 B . 10只鼠妇应放在纸板遮盖的一侧 C . 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 D . 纸盒上面应该全部用玻璃板盖住
  • 1. (2023七上·揭西月考) 实验探究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如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记录:

    组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明亮处(只)

    2

    3

    2

    1

    3

    2

    1

    2

    阴暗处(只)

    8

    7

    8

    9

    7

    8

    9

    8

    1. (1) 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2. (2) 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严密的逻辑。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____。
    3. (3) 二组小丽同学认为鼠妇难于捕捉而且不卫生,因此选择一、两只进行实验就可以了。这种说法正确吗?。目的是避免
    4. (4) 阴暗处鼠妇的平均值是。求平均值目的是
    5. (5) 该实验结论是
  • 1. (2023七上·深圳期中) 一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的变量是;A装置与B装置形成实验
    2. (2) 选取的10只鼠妇性别相同、大小相似且纸盒内都铺设湿土,这么做的目的是
    3. (3) 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取值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4. (4) 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
  • 1. (2023七上·江阳期中) (每空2分,共12分)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1. (1) 作出假设:
    2. (2)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

      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O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表达与交流:

      ①我们实验时,用的鼠妇不能是1只,这是为了避免

      ②做完实验后,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 1. (2023七上·内江期中) 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 (1)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 (2) 制订实施计划:

      ①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②在设计实验时,除了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

      ③该小组每次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鼠妇的目的是

      分析结果: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3只

      2只

      1只

      0只

      1只

      阴暗

      7只

      8只

      9只

      10只

      9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要计算两组5次实验数据,取它们的

      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 (3) 做完实验后,实验中的鼠妇应当怎样处理?
  • 1. (2023七上·威远期中) 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鼠妇的数量(只)光照条件土壤
    对照组10湿润
    实验组10明亮
    A . 表格中的①应为黑暗 B . 表格中的②应为干燥 C . 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应遵循多个变量原则 D . 可将鼠妇的数量减少到2只,不影响实验
  • 1. (2023七上·惠东期中) 实验探究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⑴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⑵作出假设:

    ⑶制订和实施计划:

    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玻璃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铁盘里就形成了两种环境,这叫做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⑷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能”或“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⑸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2只

    3只

    0只

    2只

    阴暗

    20只

    18只

    17只

    20只

    18只

    由上表可知,应取5次数据的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该实验的结论是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 1. (2023七上·阳春期中) 鼠妇它们似乎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同学们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

    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黑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不同环境,然后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1. (1) 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该实验的变量是
    2. (2) 根据表格,得出结论: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3. (3) 实验操作中使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鼠妇的原因是。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理鼠妇?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