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浙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桥:奋斗成就伟绩

    建国以来,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在充分考察中国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交通协同情况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技术难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穿越无数“桥梁禁区”,连东西、通有无,让中华民族走向共同发展之路。如今,中国桥梁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由“跟跑”“并跑”走向“全面领跑”,成为“中国建造”的亮丽名片,见证交通强国建设的铿锵步伐,勾勒中国发展的坚实足迹。

    ◆世界桥:协作助力共赢

    中国桥梁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也服务世界。中国先后向马来西亚、孟加拉国、菲律宾、莫桑比克、塞尔维亚等国家援建了桥梁,给当地经济和百姓生活带去了切切实实的发展便利。“走出去”的中国桥,是发展之桥、友谊之桥、合作之桥,更是通向未来的世界之桥。

    1. (1)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的特点的?
    2. (2)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世界桥:协作助力共赢”的理解。
  • 1. (2024·昆明模拟)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高度的审美价值和哲学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是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在山水画中,笔、墨、景是直观的现象,气、韵、思是精神的体现。在这里,山不是山,而是胸怀中的气势与壮阔;水不是水,而是内心深处的澎湃与昂扬,我们可以体味其中的格调、气韵、意境。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

      ①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②脱离于社会存在的制约

      ③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是画家对山水的直观反映

    2. (2) 中国山水画强调“诗、书、画一体”。这类艺术作品的代表之一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见下图诗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画以画为形、以诗立意,使人们在赏画的同时精神也得到了洗涤。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

      ④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1. (2024高三下·德阳模拟) 从古代神话传说伏羲氏结网捕鱼,到史前遗址中出土具有养殖特征的鲤咽齿,再到现代“四大家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稻田养鱼等生态种养模式……这告诉我们( )

    ①人的实践活动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②技术创新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③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下·武汉模拟) 中国科学家团队以耐盐碱作物高粱为突破口,揭示了基因AT1赋予植物高耐盐碱性的机制。经大田实验证明,基于AT1基因改良的高粱、水稻和玉米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存活率和产量显著提升。该成果为盐碱地综合利用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思路。这表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实现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②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任何认识都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

    ④按规律办事才能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成功改造世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3·昆明模拟) 经过研制团队多年的付出和奋斗,2023 年4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G星。该卫星配置多套先进仪器,填补了国内降水三维立体层析探测数据空白,对于我国强降水监测顶报预警、降水机理研究和支撑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表明( )

    ①揭示降水机理和降水规律是发射卫星的根本目的

    ②研制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条件

    ③发射卫星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国人类开展的气象监测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温州期中)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考里科曾遭遇中年失业、身患癌症等困境,但多年来她不曾放弃,与免疫学家韦斯曼合作,突破了mRNA的技术难题,为加快人类疫苗开发速度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自强不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要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2024年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它将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服务。材料表明(  )

    ①人类可以创造出客观物质世界 
    ②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变革社会的实践是基本的实践形式 
    ④我们可以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 1. (2024·佛山模拟) 2024年1月9日,我国科学家领衔发布了首个人类肢体发育单细胞时空图谱。这项突破性研究为人类进一步研究肢体发育的详细调节机制、肢体发育异常的细胞生理机制,乃至更广泛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细胞命运调节机制和空间位置建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这表明( )

    ①人类肢体发育的研究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②实践的内容和水平受制于一定历史条件

    ③人类肢体发育研究呈现出质量互变状态

    ④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佛山模拟) 下图漫画(改编自王志英)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不提倡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

    ②社会中不存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

    ③要重视事物自身发展的外部矛盾

    ④意识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雅安模拟)  2024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要求浦东新区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人才高地建设等方面,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有效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重要示范引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改革方案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坚持“特殊—普遍—特殊”有利于顺利推进改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