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长沙月考) 事物发展会经历由“立”到“破”再到“立”的过程。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这说明( )

    ①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相互转化

    ②事物发展会经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运动的动力根源在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江油开学考)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在生产力的性质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更高的水平,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由此可见( )

    ①新出现的事物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

    ③在辩证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并进入轨道,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建成,拥有了为全球提供服务的能力。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业渔业、减灾救灾等领域,并在全世界半数以上国家得到应用。随着北斗系统组网成功,中国北斗将持续参与国际卫星导航事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根据世界民众需求推动北斗海外应用,共享北斗最新发展成果。这表明,人们可以( )

      ①在事物运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或调整优化原有的联系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通过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

      ④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2. (2) 从2000年开始研发到现在,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史,终于完美收官。这说明(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开始,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结束

      ③新事物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④新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

  • 1.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携手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起点上,我们要增强对“一带一路”科学认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前行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材料二 “一带一路”十年实践,进一步廓清了国内国际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模糊认识;十年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一带一路”建设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也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变局中把握正确的航向,在世界大潮流中破浪前行。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说明上述讲话对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论启示。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我们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识是如何深化的?
  • 1.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德国科学家曾在20世纪90年代预言外尔费米子的存在,但当时科学家们还无法通过实验观测到这种粒子。今天我国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利用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TaAs晶体,使得外尔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外尔费米子的发现证明了( )

    ①先进科研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推动科学发展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③人类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④科学研究可以在不断推翻之前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获得更科学的真理性认识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1. (2024高二下·九江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索浩瀚宇宙,是梦想的远航,也是艰辛的跋涉,和无数航天人的艰苦奋斗。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人在探索航空之路上不断谱写新的篇章。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几十年过去,中国航天科技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从中国空间站建成后,中国航天把一批批航天员送上“天宫”,从在“天宫”驻留几天到三个月再到半年,一代代航天人勇于探索,攀整一座座科学高峰,攻克一个个急难险重的技术难关,孕育了载人航天精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 1. (2024高一下·郴州开学考) 下图“哲理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坚持锐意进取,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做更好的自己

    ③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自我、打破陈规

    ④要坚持实践第一,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郴州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点火发射升空,搭载3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飞往太空中国空间站,发射圆满成功。10月26日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全国人民报平安。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一代代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飞天征途上的“拦路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技术难关,孕育了载人航天精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激扬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也对人类的航天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 1. (2024高二上·舟山期末) 2023 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10 年来, 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历史性成就, 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让亿万民众的生活就此改变,生动展示了合作发展、联动发展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这表明 ( )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远大的发展前途

    ②符合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客观性和能动创造性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把观念存在变成现实存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浙江开学考) 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正式发布了新一代国产超级计算系统——“天河星逸”,该系统在“天河二号”的基础上,采用国产计算架构、高性能多核处理器、高速互联网络、大规模存储等技术构建,在通用CPU计算能力、网络能力、存储能力等多方面较“天河二号”实现倍增,将进一步提升广州超算中心的多领域服务能力。这主要表明(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②共性和个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新事物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辩证否定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