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重庆市期中) 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宫空间站看到的地球是( )
    A . 地球缓缓地绕着一根轴转动 B . 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球体 C . 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D . 天圆地方
  • 1. (2023七上·重庆市期中) 在地球仪上,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纬线是( )
    A . 本初子午线 B . 30°纬线 C . 赤道 D . 回归线
  • 1. (2024七上·寻甸期末) 读图获取解读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小明搜集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并进行了探究活动。

    由上图可知太阳系中存在一个小行星带,其位于( )

    A . 金星与地球之间 B . 火星与木星之间 C . 木星与土星之间 D . 土星与海王星之间
  • 1. (2024七上·寻甸期末) 有一天,《熊出没》中的光头强异想天开,想去地球另一端伐木,于是他从赤道某地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行并穿越地心到达另一端。请问光头强“通地”前行的大约距离及到达的纬度分别是( )
    A . 6371千米,0° B . 12742千米,90° C . 5.1亿平方千米,90° D . 12742千米,0°
  • 1. (2024七上·寻甸期末) 右图是我市某学校同学自制的地球仪模型,以下关于地球仪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仪的形状和真实的地球形状一样 B . 经线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C . 纬线有无数条,最大纬度是180度 D . 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只能用来定位
  • 1. (2024七下·龙泉驿开学考)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人们认识地球,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 (1) 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看到( )
    2. (2) 假如我们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需要的布料大约是( )
    3. (3) 图中演示地球自转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 1. (2024七上·天桥期末) 北京时间10月26日11时13分59秒,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向中国自己的太空家园飞奔而去。这是中国航天事业新的里程碑。图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据此完成下题。
    1. (1) 现在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直接看到地球,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 )

    2. (2) 地球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3) 进入实验舱当日,北京(40°N,116°E)比酒泉(40°N,100°E)日出早,这是因为( )
  • 1. (2024七上·东辽期末) 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

    A . 麦哲伦环球航行     B . 地球卫星照片 C . 日食、月食现象 D .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 1. (2024七下·路南开学考) 尝试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学习地理,读图完成下小题。

    1. (1) 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
    2. (2) 雨伞的伞骨会让我们联想到经线,下列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3七上·吴桥期末) 2021年10月16日6时,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在北京设地面主课堂,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4个地面分课堂。结合图1图2新闻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 (1) 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    )
    2. (2) 航天员驻留空间站期间,地面课堂所在地昼夜长短不断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 (3) “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时,北京(116°E,40°N)、汶川(103°E,31°N)、南宁(108°E,22°N)、香港(114°E,22°N)四地中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