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德州开学考) 中国城乡转型过程中村镇呈现异质化发展态势。有学者对2009—2018年江苏省3个典型县城的村镇空间演化格局进行对比研究,归纳出村镇建设格局演化的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三种模式分别为( )
    2. (2) 村镇建设格局演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4高三下·甘肃月考) 加车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村庄依山而建,至今保留着诸如祭祀等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小芦笙堂是加车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位置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加车村立足自身发展特点,积极打造商业街、扩建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加车村位置和村庄区位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加车村可以见到的景象是( )
    2. (2) 与大芦笙堂相比较,推测小芦笙堂的功能特点是多承担( )
    3. (3) 适于加车村发展的方向是( )
  • 1.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代沟村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紧靠嘉陵江,地广人稀,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该村用地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但面临着乡村衰败、土地抛荒及无产业发展等诸多问题。针对代沟村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优势,结合都市人群的乡愁情节,把握乡村旅游消费特征,在保护地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景村融合为主。有效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带动乡村不同资源要素联动发展的突破口,规划该村“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下图示意“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 (1) 推测“产一村--景”一体化发展要具备的关键条件。
    2. (2) 从产业、景观和村庄融合的角度,简述推动该村发展的意义。
    3. (3) 运用人地协调观,请从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评价该村“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性。
  • 1. (2024·安徽模拟) 南方丝绸之路四川段在千余年的演变过程中,重塑了沿线地区村镇聚落的空间体系,形成了不同空间结构类型,下图示意四种古村镇空间结构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古镇早期的主要功能是( )
    2. (2) 乙所示的古村镇结构体系发育较为成熟,主要表现为( )

      ①有多个古镇 ②古镇间联系紧密

      ③村落数量较多 ④呈网络化结构

  • 1. (2024·扬州模拟) 乡村“产居一体”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乡村的工业生产与居住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相互混合。下图示意浙江某山村“产居一体”单元模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该山村“产居一体”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 (2) 该山村单元模式发生变化,有利于(    )
  • 1. (2023高三上·张家口月考)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元阳县地处哀牢山区,境内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图甲居住地地理事物垂直分布图,图乙是元阳位置图。

    1. (1) 简析图甲中森林和水渠引流对当地水循环影响的相同点。
    2. (2) 村寨都建在森林下方、梯田上方的半山腰处,简述这样布局的好处。
  • 1. (2023高一下·和平月考) 读“云南省某乡村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题。

    1. (1) 影响图中村落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有( )
    2. (2) 图中最能体现当地地域文化景观的有( )

      ①植被 ②河流 ③梯田 ④民居

  • 1. (2023高一下·奉贤期中)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和乡村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某城市规划图

    图2 各用地类型地租示意图

    材料二:在成都平原-望无际的水田间,有众多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聚落一-”林盘"。林盘是几户人家的宅院被高大乔木和翠绿竹林所掩映、四周水渠环绕的田间"绿岛"。成为集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为一体的复合型农村散居聚落单元。

    图1

    图2 林盘结构模式图

    1. (1) 图1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城市土地利用,请将序号与土地利用类型匹配(填序号)

      商业用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2. (2) 结合图2,图1土地利用类型②所对应的地租曲线是(填序号),影响地租的主要因素是
    3. (3) 据图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4) 图1该城市增加了森林面积,提升了生态服务价值,体现了( )
    5. (5) 在图2林盘结构模式图.中的方框内写出院落、农田、林木。

      A: B: C:

    6. (6) 川西林盘如此人、田、宅、林、水的相互共生,体现出的文化观念是( )
  • 1. (2023高一下·苏州期末) “城市双修”是以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为内容,集市民对美好生活中生态品质和内涵诉求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图8为“‘城市双修’工程实施价值导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城市双修”理念的核心是( )
    2. (2) 根据“城市双修”理念提升城市品质应采取:( )

      ①开展水系治理、山体修复、绿化空间建设与管理工作;②主动保护、传承和提升彰显城市特色的历史遗迹、文化遗址;③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景观风貌等;④坚决拆除并重建与城市活力不协调的结构老化、功能失效、空间割裂的城市单元

    3. (3) “城市双修”理念产生有利于城市的( )
  • 1. (2023高二上·青羊开学考) 河北省是奶牛养殖大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为我国养殖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稳定保障。在全国“粮改饲”政策推行前,河北省奶牛养殖户已开始了全株青贮玉米饲喂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基于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河北省成为全国首批“粮改饲”试点省。该省“粮改饲”模式以改变利用方式为主、调结构为辅。有人认为城镇化能够推动“粮改饲”模式的施行。下图为河北某地农民收获青贮玉米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城镇化角度看,推动河北省“粮改饲”模式施行的原因有( )

      ①市场需求量增加②机械化水平提高

      ③农村劳动力减少④产业发展基础好

    2. (2) 影响河北省“粮改饲”模式以改变利用方式为主、调结构为辅的主要因素是( )
    3. (3) 河北省推广“粮改饲”模式的生态意义是( )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