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怀仁月考)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读“加拿大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加拿大森林植被的类型为。加拿大草原植被的类型为
    2. (2)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加拿大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                (填“枯枝落叶”或“根系”)形式进入土壤。
    3. (3) 加拿大北部北冰洋沿岸与南部五大湖沿岸的土壤比较,发育程度较好的是 沿岸,形成原因是。 
  • 1. (2024高二下·绥棱开学考) 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受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气候多样、植被差异显著。下图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分区与物候观测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 (1) M自然带为(      )
    2. (2) 下列物候观测站生长季最长的是(      )
    3. (3) 奈曼站东西两侧地带性植被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 1. (2024高一下·临沂开学考) 2023年11月初,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举行观察植物的活动。甲、乙两小组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树种作为观察对象,并制作了观察记录表(见下表),教师对此给予了肯定。据此下面小题。


    甲组

    乙组

    植物

    图示

    基本

    特征

    树干高十余米,树上叶子较为稀疏,呈黄色或红色;树下有很多呈红黄色的落叶,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树干高7米以上,树叶对生,革质,长5-14cm,宽3.5-6cm,先端尖,基部圆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树下没有黄色的落叶

    1. (1)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甲、乙两小组观察的植物分别属于( )
    2. (2) 推测该学校可能位于( )
    3. (3) 造成同一校园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的主要原因是( )
  • 1. (2024高一下·临沂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第一站来到日照五莲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如图)示意图。

    1. (1) 图1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环节。
    2. (2) 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是
    3. (3) 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图2),土壤剖面中甲为层。五莲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林,该类植被主要分布在气候区。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图3),推测(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 1. (2023高二上·怀仁期末) 读云南省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南美洲某国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甲地在某些年份(厄尔尼诺年)因降水异常增加,短命植物竟相绽放,俨然花的海洋。

    1. (1) 指出甲地自然带类型,并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该地气候的成因。
    2. (2) 从海一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厄尔尼诺年图中甲地短命植物竞相绽放的原因。
    3. (3) 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对甲地附近海域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 1.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 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下图中①、②、③、④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1. (1) 某同学归来展示了黄土地貌景观照片①,该照片是在图中地拍摄的,形成该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是。该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请从气候、土质、地形角度解释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 (2) 孙同学考察了“魔鬼城”之称的雅丹地貌,突遇沙尘暴。你认为孙同学拍摄的照片中最可能是图(填数字),图示该地貌景观主要是作用形成。
    3. (3) 图中,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赵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图(填数字),该照片是在图中地拍摄。该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等景观,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4. (4) 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写出对应的植被类型。

      甲:                        乙:

      丙:温带草原                丁: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5. (5) 从甲→乙→丁的景观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山脉最可能位于( )
    2. (2) 该山脉由于( )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主要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②③自然带分别是(   )
    2. (2) 图中④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
  • 1. (2024高三下·高邮开学考) 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森林中。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向水平方向转移,只在栖息环境中垂直移动。图为“湖北神农架山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 (1) 夏季,金丝猴能够栖息的最高自然带是( )
    2. (2) 造成B、C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3. (3) 造成南坡自然带分布高度高的主要因素是( )
  • 1. (2024高一下·张家口开学考) 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下图)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栖息地遭到破坏,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其栖息地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颜色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据此完成下面下题。

    1. (1) 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植被类型为(   )
    2. (2) 台风是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植被遭到破坏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实时监测台风移动路径的变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