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世界近代、现代史 / 两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影响
  • 1. 历史学家皮特·恩格伦在著作《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中,选择将焦点放在“一 战”中普通参与者的内心世界,深入探究他们的“感受、印象、体验与情感”。他广泛搜集了战争 亲历者的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第一手资料,并精心重组,期望通过他们的真实经历来展现“一战”的复杂面貌。这位学者的研究方法旨在( )

    A . 强调通过多方面的历史事实相互印证 B . 从不同的视角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 C . 使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解读更加客观和真实 D . 以个体的亲身经历揭示战争的残酷性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成为“胜利者的蠢事”。正确的理解是( )
    A . 一战后国际关系矛盾尖锐 B . 殖民体系崩溃
    C . 协约国遭到了严重的削弱 D . 同盟国的瓦解
  • 2.  第一次大战初期,参战各国约有飞机1500架,而到战争末期,各国在前线作战的军用机达到8000多架。在战争中,飞机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材料说明(   )
    A . 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 B . 科技是战争的“发动机” C . 战争是科技的“源动力” D . 科技是战争的“方向盘”
  • 3. 一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强调要以《国联盟约》为基础,主张所有的国家都要遵从《国联盟约》的规定,不得随意侵犯或破坏他国的主权、利益与国家安全,否则的话,国联及其成员国就有权依据《国联盟约》的相关规定,对之实行各种制裁。这说明《国际联盟》( )
    A . 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B . 顺应了战后的社会主义思潮 C . 实行“全体一致”的决策原则 D . 倡导建立全球性的安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