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文言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启:仆四居东坡 , 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苏轼《与章子厚》)

    【注释】①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②仆:对自己的谦称。③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④陂(bēi):梯田。⑤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疗。⑥黑牡丹:牛的戏称。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相与步于中庭( )用言而效( )

    2. (2) 给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B .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C .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D .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4. (4) 对【甲】【乙】两文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划线句体现了作者夜晚与好友漫步中庭,但仍无法排遣内心的愁苦。 B . 乙文划线句苏轼对自己被贬黄州,过着男耕女织的村居生活无奈一笑。 C . 甲文划线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表现月色澄澈透明的特点。 D . 乙文划线句抒发了苏轼在逆境中保持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坚守,具有旷达乐观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