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加快,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格局新变化,世界多极化推动国际体系深刻变革,人类文明多元化发展。在世界新一轮的大变革、大调整过程中,亚洲 47个国家贡献了全球60%以上的经济总量,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亚洲正在经历最快的经济增长期,基于寻求亚洲发展新前景和应对现实发展诸方面挑战的两点现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此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来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以及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文明交流活动深刻影响着亚洲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地位…… 

    ——摘编自陈雨萌,韩海涛《习近平新时代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探究》

    材料二“模式”或“道路”是现代化的执行方式,也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其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它能否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模式”或“道路”与地域、文化背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直接联系;位于不同地域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也可能形成类同的“模式”。换句话说:地域框架内的文化与历史对现代化道路会起重要作用,可是相同的文化背景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可能走上相似的发展道路。不同“道路”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没有哪一种“模式”是绝对正确或绝对的“好”,也没有哪一条“道路”放之四海而皆准。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亚洲命运共同体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2. (2) 从材料二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