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选修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 1. 图1所示是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双体船,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画舫。图中画舫有两条并列的船身,船上重楼高阁,装饰华美,船尾有长橹。由此可知,《洛神赋图》(    )

    A . 客观再现了真实的历史情境 B . 反映了文人画的创作旨趣 C . 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趋向 D . 具有极高的技术史料价值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A . A B . B C . C D . D
  • 2. 中国古籍没有标点,今天我们常用的“,”“。”直到宋代才出现。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其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义民”,历史学家解读为“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义民”,因而认定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但也有学者从古籍印证、语言对仗等角度考证,认为其真正的断句应为“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义民”,不能为了“中国”二字最早组合的出现,做出违背历史的解读。这说明(   )
    A . 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应尽量多用实物资料 B . 阶级立场的不同,对文物的评价会有区别 C . 不同的历史史料,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D . 同一史料,因理解角度而导至解读不同
  • 3.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8年,楚司马苏掩奉命整治军赋,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的测量和计算,然后依据收入确定军赋的数额。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
    A . 土地国有制度遭到破坏 B . 人们已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 C . 国家专营思想开始出现 D . 诸侯争霸推动各国变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