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全新上线“学科素养”、“命题特征”筛选试题功能
我知道了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5高一下·六盘水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汾河纵穿市区中心。2023年太原市人口密度约为778人/km²,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89.34%,均远大于山西省其他城市。下图示意山西省主要城市分布及2023年各城市人口密度情况。

    1. (1) 推测早期汾河对太原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2. (2) 说明太原市人口密度远大于省内其他城市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3. (3) 指出过快的城镇化进程对太原市的不利影响。
  • 1. (2025高一下·六盘水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20世纪90年代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某城镇附近一村庄土地利用结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该村庄耕地、居住用地等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1. (1) 图示村庄耕地对应(填“甲”或“乙”)区域,居住用地对应(填“甲”或“乙”)区域。
    2. (2) 指出该乡村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并说明其总体布局特点及成因。
    3. (3) 推测该村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方向。
  • 1. (2025高一下·六盘水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各省市城市人口增长差异较大。数据显示,江苏省常住人口为84748016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了7.74%。如图为“江苏省各地级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略图”。

    1. (1) 描述10年间江苏各市人口占比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2. (2) 指出两次人口普查期间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地级市,并推测其主要原因。
    3. (3) 评价大量人口迁入对苏州产生的影响。
  • 1. (2025高一下·六盘水月考) 马架房是我国东北的一种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它简单易建,冬暖夏凉,它形如马架,只有南面有一面山墙,窗户和门都开在南山墙上,屋脊举架低矮。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坯墙围绕,屋顶盖的是当地出产的茅草。马架房不仅用于农民住宅,在北大荒垦荒时期,马架房还是官兵的主要居所。下图为马架房民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马架房设计低矮的原因是(     )

      ①提高结构的稳固性,防止积雪损坏房屋              ②适应地形变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③土坯和茅草等材料不适合构建高层建筑              ④减少热量的流失,保持室内温度

    2. (2) 在北大荒垦荒时期,官兵需用马架房作为居所,主要是看中马架房(     )
  • 1. (2025高一下·六盘水月考) “城市蜂窝化”是日本提出的城市收缩、低密度化的空间微观表现,指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人口减少时代,但城市用地规模仍然在扩大,城市内部随机产生大量的小块空地、空房的现象。我国的许多城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乡村的人口收缩也受到关注,若不加以重视,将来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城市结构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这些国家内部出现大量空房、空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的(     )
    2. (2) “城市蜂窝化”现象可能会(     )
    3. (3) 目前我国较易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区域是(     )
  • 1. (2025高一下·六盘水月考)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山西省基本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被大量占用,人增地减的矛盾日趋突出。下表为山西省人口总数、可承载人口数、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消费随时间变化(含预测)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含预测)

    人口总数(万人)

    可承载人口数(万人)

    人均耕地(平方千米)

    人均粮食消费(千克/年)

    2016年

    3574

    2415

    0.121

    400

    2021年

    3718

    2273

    0.120

    480

    2026年

    3782

    2226

    0.118

    540

    1. (1) 山西省可承载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 (2) 提高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大量开垦荒地②提高科技水平③加大矿产资源开采④提升该省的开放程度

  • 1. (2025高一下·六盘水月考)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未来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下图示意两个年份之间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间的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推测,甲、乙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2. (2) 与“2010—2020年”相比,“2020—2040年”期间的人口迁移(     )
  • 1. (2025高一下·六盘水月考) 城市实际服务人口通常是较短周期(如每日)情况下某城市内部实际存在的人口规模,而常住人口则是较长周期(通常是连续6个月以上)情况下某城市内部稳定的居住人口规模。下图为城市实际服务人口、常住人口的关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相比于流入短期驻留人口,驻留本地常住人口更看重城市提供的(     )
    2. (2) 2024年4月初,春游赏花踏青造成安徽宣城流入短期驻留人口激增,其流入人口特点表现为(     )
  • 1. (2025高二下·汉寿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其独特的沙山—湖泊景观闻名于世。沙漠腹地的格状沙丘形如其名,是纵向沙丘置于横向沙丘上的复杂型沙丘,沙丘边缘发育了稀疏的沙拐枣等耐旱植物。研究表明,冬季巴丹吉林沙漠存在湖泊区A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外围区B和周边区C的"暖岛效应"。沙漠腹地的苏木吉林湖近年来萎缩较为明显。下图(左)示意巴丹吉林沙漠苏木吉林湖湖区地理位置及分区情况,下图(右)为格状沙丘示意图。

    1. (1) 分析当地形成稳定格状沙丘的条件。
    2. (2) 说明沙漠湖泊区“暖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3. (3) 分析当地扩大沙拐枣种植面积的生态影响。
  • 1. (2025高二下·汉寿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近十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区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企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