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河北开学考) 公元443年,太武帝以“阴阳有往复,四时有代谢”为由,下诏让鲜卑功臣“以爵归第”,并“更举贤俊,以备百官”。崔浩为冀州大中正,“荐冀、定、相、幽、并五洲之士数十人,各起家郡守”。这些做法( )
    A . 激化了民族间的矛盾 B . 强化了鲜卑贵族的势力 C . 有利于政权的封建化 D .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 1. (2024高二下·河北开学考) 下表所示是唐代漕运的发展演变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时期

    内容

    出处

    唐太宗贞观年间至高宗初年

    昔贞观永徽之际,禄康未广,每岁转运,不过二十万石便足

    《旧唐书·食货志》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至安史之乱以前

    耀卿令江淮舟运悉输河阴仓,更用河舟运至含嘉仓及太原仓,自太原仓入渭输关中,凡三岁,运米七百万斛

    《资治通鉴》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令江淮转运米。每年宜运二百万石已来。虽有此命,而运米竟不过四十万石

    《旧唐书》

    唐宪宗元和初年

    江淮米至渭桥者,才二十万斛

    《旧唐书》

    注:1斛=1石

    A . 折射了唐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B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渐趋增强 C . 有利于减轻百姓的差役负担 D . 漕运与国力盛衰有着密切关系
  • 1. (2024高一下·月考) 唐初、政府对逃散浮寄的人户追索回原籍,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宪宗元和五年(810年)政府将附郭而居、以城市为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浮户统一纳入城市户籍管理体系。这一转变主要基于(    )
    A . 居住地落籍的实施 B . 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C . 两税法改革的推行 D . 坊市分置界限的打破
  • 1. (2024高一下·月考) 下表是公元3世纪前后南北方人口变动统计表。这些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

    区域

    北方

    南方

    地区

    关中

    扬州

    荆州

    变动前

    240万

    320万

    359万

    变动后

    50万

    433万

    820万

    A . 人口变化受政局形势影响 B . 南方生产力水平已超过北方 C . 政治经济中心产生了分离 D . 荆州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 1. (2024高一下·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创立绝不是偶然的。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垄断主要仕途,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其统治特权工具。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地主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更为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各级官僚机构更加健全,封建官僚队伍迅速扩大。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迫切需要废除九品中正制,代之以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以便通过较为公平的竞争,进入仕途,跻身统治者行列。科举制度在隋朝萌发了。

    ——摘编自梁程勇《论中国历史上的官员选拔制度——以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为视角》

    材料二  明宣宗开始实行各直省乡试按定额录取、会试分卷区按比例录取制度;清代又进而实行乡、会试皆按直省定额录取制度。无论乡试解额,还是会试定额,都体现了对边远落后地区的照顾。清政府在治理边远土司地区的过程中,也推行了科举制。科举制以考试内容为导向,把以儒学为主的主流文化持续不断地输送和普及到全国各地。

    ——摘编自郭培贵《科举制及古代国家治理之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的创立“不是偶然的”。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分析科举制度的意义。
  • 1. (2024高一下·月考) 故宫博物院组织了一场名为“何以中国”的文物展览,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晋归义羌侯”官印入选其中(见下图)。印为金质,驼钮。印文小篆字体方正,布局严谨。这一文物入选此次主题展,主要原因是(    )

    A . 展现了制印技术的精美 B . 体现出篆书艺术的魅力 C . 象征着西晋国力的强盛 D . 是民族交融的历史见证
  • 1. (2024高二下·南宁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造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2019年7月)

    材料二:土司制度产生于元代,是元朝“因俗而治”的制度创新。元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在总结了历代封建王朝特别是唐宋以来推行的“羁縻政策”的基础上,创立了“蒙、夷参治之法”,官有“流”“土”之分,于是开创了土司制度。明随元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土司制度,并在西南部分地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中期,雍正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土司制度衰落,但仍有大量土司一直存在。

    ——摘编自切排、赵志浩《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利弊得失:基于土司制度的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唐代管理西域地区的地方机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前期在新疆地区维护大一统的举措及其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司制度的演变历程。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 1. (2024高二下·南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钦州坭兴陶,古称越陶,学名紫泥陶。据独料遗址出土文物证实,坭兴陶历史已近5000年。坭兴陶以钦江东西两岸优质紫红陶土为原料,经选泥、炼泥、拉坯、修坯、雕刻、烧制、打磨……多道繁琐工序炼制而成。唐末及五代之后,中原地区烽烟不断,钦州坭兴陶也在夹缝生存。直至咸丰年间,钦州制陶艺人开始改良、创新陶艺将坭兴陶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集于一身,创造出烟斗、烟壶、茶壶等小陶器。这使得钦州陶器发展空前鼎盛,坭器更是独得一兴,远销海内外,因而得名“坭兴”。钦州坭不仅在国内久负盛名,在海外也是声名远播。1915年,由钦州坭兴陶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并荣获金牌奖,这也是中国制陶史上第一次获得世界级金奖。抗日战争时期,坭兴陶艺人流落四方,传统工艺的命脉在岁月烽烟中微若游丝。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的宣传报道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和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坭兴陶得以渐渐恢复,重焕生机。1953年,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现重庆)荣昌陶共同被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一直以来,在钦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坭兴陶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注册企业、作坊和工作室共700余家,实现产值约18亿元,直接或间接从事坭兴陶产业人员1.5万人。随着3D打印及雕刻、干粉成型、自动雕刻机、微波窑炉等现代技术与设备均在钦州坭兴陶产业得到运用,改进了坭兴陶传统制作艺,提升了坭兴陶的生产制作工艺水平。坭兴陶艺人及从业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融入作品创作中,不断提升坭兴陶的品质与价值。2013年1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钦州市“中国坭兴陶之都”荣誉称号。2018年,《壮乡行》茶具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再次闪耀世界。2020年,坭兴陶作品“和天下”成为第十七届东博会的指定国礼,赠送给东盟十国的国宾。

    ——摘编自陆燕、吴光寿《千年窑火正燎原——我市坭兴陶产业高质量发展掠影》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钦州坭兴陶的特点。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新中国成立后钦州坭兴陶得以兴盛的原因。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唐朝中后期,国家税收开始由“税丁身”向“税资产”转变,这有利于(   )
    A . 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 . 保证农民有充足的劳动时间 D . 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有学者指出,与中世纪欧洲和前现代的日本相比,古代中国的政治是“开放”的,其主要依据是科举制度(   )
    A .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B .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C .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 . 形成学而优则仕的风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