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上·榕城期末) 古人云:“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做更好的自己需要( )
    A . 扬长避短 B . 自立自强 C . 主动改正缺点 D . 激发潜能
  • 1. (2024七上·榕城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道法课上,同学们围绕“师长情谊“的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习语金句】

    语录一“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

    语录二“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针对上述语录,探究一组有同学提出以下疑惑,请你为他解答:

    1. (1) “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2. (2) 【爱的碰撞】
      探究二组的同学在进行交流时,小凯说:“我的父母经常干涉我的事情,我每天放学回到家,他们不是督促我写作业,就是嘱咐我要和哪些人交朋友、看什么课外书、做什么样的运动等,一听到他们唠叨我就烦。”
      请你联系课本所学为小凯排忧解难?
    3. (3) 【美好倡议】最后,同学们发起“让家校更美好”的活动倡议。请你把倡议书内容补充完整。

      倡议书

      同学们:

          家庭、学校都是我们成长的家园,家庭和睦、校园和谐,才能助力我们快乐健康成长!为了构建美好家庭、美好学校,我们要……

  • 1. (2024七上·榕城期末) 下列对四位同学的友谊故事解读正确的是( )
    A . 我有任何快乐的事都想和小芳分享—交朋友已成为当今青少年的时尚潮流 B . 我脚受伤,小明帮我接水打饭—朋友让我更深刻地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C . 小雨常常“损”我,但是不允许其他人在背后说我坏话—与诚信的人交友有益无害 D . 上课老师提问,我回答不出来,小乐情悄提醒我—拥有了友情我们就将拥有一切
  • 1. (2024七上·榕城期末) 小刘在考试时偷看同桌的答案,监考老师批评了他,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 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是劝诫 B . 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 C . 小刘应该考完试后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 D . 老师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
  • 1. (2024七上·榕城期末) “小华:老师,我帮您把书拿到教室吧!老师:谢谢你,最近学习压力大不大?”请为小华和老师的对话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 . 尊师重教,不分你我 B . 潜心教学,互相讨好 C . 亦师亦友,相互关心 D . 相互包容,共同进步
  • 1. (2024七上·榕城期末) 小强每天有意识地通过写日记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对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正在不断加以改进。小强这种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
    A . 个性心理 B . 与人比较 C . 自我评价 D . 他人评价
  • 1. (2024七上·榕城期末)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有专家建议开设挫折教育实践类课程,这是因为( )
    A . 课堂上经历了挫折就可以避免社会上的挫折 B . 挫折教育能使我们成长并获得更丰富的生活经验 C . 生活难免有挫折,经历挫折就一定成功 D .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就在于多经历挫折
  • 1. (2024七上·榕城期末) “社恐”,是指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充满紧张或者恐惧,“社牛”的含义则与之相反。七年级新生小馨为自己贴上了“社恐”的标签,我们可以告诉她( )

    ①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以自我为中心就好    
    ②新的环境,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

    ③适应新环境,克服恐惧感                  
    ④不要担心,持续行动就有机会交到好朋友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 (2024七上·榕城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提出:“生活在我们的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说明( )
    A . 少年的梦想,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B . 要将梦想和目标变成精细的行动 C . 少年的梦想,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D . 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 1. (2024七上·榕城期末) 教与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二者都会得到提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②老师是课堂的主体

    ③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④学生与老师交流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