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吉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壤液化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土壤失去支撑力,导致土壤变成流体状的现象。含水的砂土喷出地表,与地表石块等物质形成突起的土丘或石堆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称之为砂涌,是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之一。新潟县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濒临日本海,境内地势低平,日本最长河流信浓川流经此地入海。该县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其中1964年发生的里氏7.5级地震引发县内多地发生砂涌现象,损失惨重。图示意土壤液化效应,图示意新潟地震液化场地分布。

    1. (1) 简述砂涌的形成过程。
    2. (2) 分析在1964年大地震的影响下新潟县多地发生砂涌的原因。
    3. (3) 说明砂涌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 1. (2024高三下·吉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中央,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每年1月~3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常见一种天气现象——雾凇,它的形成与低温、较高的湿度和较小的风速等气象条件和植被条件密切相关。冬季,沙漠上空多有逆温层存在,且雾凇出现时常伴有逆温现象。研究表明,散落的雾凇和融雪水是这片沙漠重要的水源。沙丘顶部、底部小生境差异较大,以白梭梭(根系发达)、一年生草本等植物为主。灌丛下植物的多样性明显高于裸露地。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位置。

    1. (1) 分析冬季沙漠多逆温层存在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信息,说明沙丘主要地貌部位对应的植被类型,并说出该现象属于哪种分异规律。
    3. (3) 说明灌丛对其下植物的作用。
  • 1. (2024高三下·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黑土退化变“瘦”、变“薄”、变“硬”,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挑战。被称为吉林省“南北分界线”的大黑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为600mm年降水量的分界线,是松花江和辽河的分水岭,东坡积雪量大,较西坡黑土退化严重。近年来,人们采取了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横坡垄作等农业生产技术,有效地遏制了黑土的退化。图为大黑山剖面示意。

    1. (1) 分析黑土变“瘦”、变“薄”、变“硬”的原因。
    2. (2) 说明大黑山东坡比西坡黑土退化严重的原因。
    3. (3) 任选一项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说明其防治黑土退化的作用原理。
  • 1. (2024高三下·模拟) 新疆阿勒泰地区西南吉木乃县的闹海地区,东西长100 多千米,南北宽8~20 千米。冬季盛行偏东风,地面积雪随风卷起,使人畜迷失方向,当地人称之为“闹海风”。“闹海风”的形成受亚洲高压及地形影响,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出现次数多,强度大。图1为闹海地区位置示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闹海风”发生时高压脊的位置及其形态可能是
    2. (2) 11 月到次年2月“闹海风”强度大的原因是
    3. (3) 当地地形加剧“闹海风”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1. (2024高三下·模拟) 植被覆盖度为地面植被垂直投影占统计区总面积的比例,主要受气温、降水、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且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图示意 2001——2020 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15年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2. (2) 不同的人类活动会使植被覆盖度产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草原、草甸地区超载放牧,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

      ②高海拔地区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可提高植被覆盖度

      ③城市面积的扩张,导致局部区域植被覆盖度下降

      ④环青海湖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植被覆盖度

  • 1. (2024高三下·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顶部的天池,是中、朝两国界湖,也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源头区。该区年平均气温7.3℃,降水量1376.4mm,水面蒸发量450mm。关于天池地区地下汇水区的流域范围,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通常地下水分水岭多与地表分水岭在水平投影重合,经研究发现天池地区不同。图6为天池地区平面等高线示意、图7 为天池地区沿 AA'方向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中Ⅰ、Ⅱ分别示意推测两种地下水位线。

    1. (1) 推断图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列举天池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
    2. (2) 从水循环角度,指出天池水量收支的主要途径。
    3. (3) 判断天池地区地下水分水岭的可能位置(a或b),并说明理由。
  • 1. (2024高三下·吉林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中央,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每年1月~3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常见一种天气现象——雾凇,它的形成与低温、较高的湿度和较小的风速等气象条件和植被条件密切相关。冬季,沙漠上空多有逆温层存在,且雾凇出现时常伴有逆温现象。研究表明,散落的雾凇和融雪水是这片沙漠重要的水源。沙丘顶部、底部小生境差异较大,以白梭梭(根系发达)、一年生草本等植物为主。灌丛下植物的多样性明显高于裸露地。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位置。

    1. (1) 分析冬季沙漠多逆温层存在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信息,说明沙丘主要地貌部位对应的植被类型,并说出该现象属于哪种分异规律。
    3. (3) 说明灌丛对其下植物的作用。
  • 1. (2024高三下·吉林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壤液化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土壤失去支撑力,导致土壤变成流体状的现象。含水的砂土喷出地表,与地表石块等物质形成突起的土丘或石堆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称之为砂涌,是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之一。新潟县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濒临日本海,境内地势低平,日本最长河流信浓川流经此地入海。该县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其中1964年发生的里氏7.5级地震引发县内多地发生砂涌现象,损失惨重。图示意土壤液化效应,图示意新潟地震液化场地分布。

    1. (1) 简述砂涌的形成过程。
    2. (2) 分析在1964年大地震的影响下新潟县多地发生砂涌的原因。
    3. (3) 说明砂涌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 1. (2024高三下·吉林月考) 伊塞克湖位于哈萨克斯坦,是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第一、集水量第二的内陆湖,终年不冻。春季降水量大,湖区气温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图示意伊塞克湖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属于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2. (2) 春季湖区气温降低的原因 

      ① 太阳辐射被削弱    ② 冷空气南下频发

      ③ 地面辐射减弱        ④ 积雪融化吸热

  • 1. (2024高三下·常德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植被退化可以改变土壤养分的积累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过程,从而改变土壤中磷的分布。某实验研究站位于祁连山东缘,平均海拔2960m,年均降水量416mm,年均气温为0.8℃。研究区内植被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壤磷含量出现差异。研究表明,原生优势植被与杂草对养分元素的吸收量不同。表1反映该研究站不同样地地上部生物量、植被地上部磷含量、不同深度土壤有效磷含量。


    地上部生物量干重(g/m2)

    植被地上部磷含量(%)

    土层深度/cm

    土壤有效磷含量(mg/kg)

    春季

    夏季

    未退化区

    426.68

    0.41

    0-10

    30

    23

    10-20

    29

    21

    20-30

    27

    18

    轻度退化区

    300.00

    0.25

    0-10

    35

    24

    10-20

    36

    18

    20-30

    34

    18

    中度退化区

    213.32

    0.26

    0-10

    41

    29

    10-20

    38

    17

    20-30

    31

    19

    重度退化区

    153.32

    0.25

    0-10

    31

    24

    10-20

    27

    21

    20-30

    27

    19

    1. (1) 指出研究站所在地的自然带类型及导致当地植被退化的主要人类活动。
    2. (2) 比较未退化区与退化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3. (3) 相对于未退化区,退化区植被地上部磷含量明显下降,试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